展应溪余光看着他,估计此人八成也是个混入延山派进来涨见识的。两人各有目的利益并不相牵,还是安之若素,互不打扰的好。
她默不作声地伸出手,高墙之上木弓蛇影,配套羽箭的精雕玉琢,箭尖向下,成锥心之状。
“这是藏春弓,一朝脱手,箭雨便如春日落英缤纷,甚是好看。”崔鹤清介绍道。他颇有兴致地围着展应溪转,展应溪往哪走,他便也跟上去。
展应溪的目光落在一只包裹在剑鞘中的长剑上,剑柄雕刻着一条冷峻的蛟龙,攀爬蜿蜒而上,似龙似蛇,四周绽开数朵莲花。雕刻纹路的缝隙间积了薄薄一层灰,显然已经许久没被人握过。
她正伸手覆上剑鞘,那长剑却自动出鞘,锋利的剑光一闪,当即横在她与崔鹤清二人之间。
剑风激起崔鹤清额上碎发,他目光一凛,看着长剑在眼前划出一道弧线,旋即如冷铁铛一声砸落在地。
“这是......”
没等他话说完,长剑复起,扶摇而上。展应溪彼时才看清那剑柄上的蛟龙纹路,一路向下缠绕裹满剑身,尾巴直指箭尖。
她向后一退,不知哪里来的果断和勇气,当即伸手攥住了剑柄。
长剑行如蛇游,拽着她踉跄上前。
展应溪拧紧眉头,一把剑而已,不过是铁器,就不信自己不能掌握它。
崔鹤清看着少女执着的模样,衣角都被长剑剐蹭,撕裂挑起长长一缕。他心里突起几分趣味,默默退居几步之外,可观眼前人与剑相斗的全貌。
她手中剑剑身极薄,吹尽灰尘后明亮如绸,且布满蛇纹,挥动时灵动如蛇,剑风逍遥。展应溪虽不能控制,但见长剑的走位,已经琢磨到了些方法。
“白虹坐上飞,青蛇匣中吼。①”崔鹤清看着剑影形成的弧度,目色凛冽,不自主喃喃道。
他将手藏在背后,气沉丹田,微微在掌间凝了些气力。
背后忽然传来一道掌风,长剑脱手,四棱剑尖调头冲去。展应溪一个趔趄,目光定住,那蛇纹上的睛目霎时间阴冷生狠,似乎下一瞬便吐露猩红的信子,大张蛇口将她吞吃入腹。
剑刃蹭的一下划过她发愣的脸,留下小拇指长的血痕。
崔鹤清见状忙将手掌调转角度一拧,恰好扶住了展应溪。
“没事罢?”他问道。
她那双眼睛闪了闪,片刻的愣神后,定睛往那入口处看着。
一道半明半昧的光不知从何处漏下来,斜斜投在来人的肩头,沐下来,如半件金色袈裟裹身。
男人摘下蓑帽,露出黑漆漆的发顶。今夜无雨,却是一撮湿发遮在目前,旁若无人地下滴着水珠。
他手里持了把宽度惊人的长刀,似一道激流自虎口倾泻,又在靠近鞋面之际收紧汇聚成一点。刀柄上雕刻着口露利齿的虎头,黄铜护手,嵌着一颗羊脂白玉。
借着锋刃泛出的冷光,二人窥清他的面容。约莫四十岁,窄长的一张脸,下颌方正,脸颊瘦得凹进去。他生得剑眉星目,鼻梁高挺,俊秀不足英气有余。
刀客垂眸,长剑安安静静地躺在地上,只剩剑身微颤。
“阁下意欲何为?”崔鹤清将手背至身后,抬起那双带有淡淡笑意的眼睛,“延山派藏书阁千珍万宝,你我三人有缘不如共享。”
语闭之时,他已然用手中玉扇抵挡锋刃,手腕轻转,狠厉的剑招霎时间化作绕指柔风,在崔鹤清目色一凛间,铛得一声弹了回去。
“俗话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阁下如此行径,当真是毫无君子风度。”他漠然叹息。
刀客冷哼一声,不加多言,直接猛地一挥刀将崔鹤清逼得后退几步。后者则抬起下巴巧避开锋刃,垂起眼饶有趣味地盯着刀上虎纹。
没想到刀径直转指向展应溪,持刀的主人冷声道:“把东西交出来!”
什么?展应溪闻言愣住。
自己何曾拿过他的东西,还跟他结下了仇怨?
与她一同愣住的还有崔鹤清,他显然是站在公平正义的一方,当即坐壁上观,气定神闲地劝道:“你拿了人家什么东西,赶紧还给他吧。”
展应溪躲着刀,温怒道:“我两手空空,怕是倒吊着也摔不出来半个子儿,能拿他什么!”
她被逼退到角落,一偏头,余光便看着长刀朝自己飞来,在眼侧划过,入墙三分。
“你还有什么好嘴硬的,拿了别人东西当然要还了。你是不是看上面没写名字,以为没人要便据为己有啦......”崔鹤清慢悠悠道,他绕至刀客身后,边废话边飞快地点着他身后的穴位,最后将手一横,劈在刀客脖颈处。
刀客应声倒下,手中长刀也摔落在地。
展应溪正紧贴着墙视死如归,没想到再睁开眼,欲夺自己命的莽夫竟已然倒地不起。
她狠锤了一下发软的双腿,扶着墙壁颤颤巍巍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