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定澜却有些累了,走到内间躺下。
过了许久,天色都有些昏暗。
“咚!”一声巨响炸在两人耳旁。
还未等叶芷苓反应过来,阿明便到了门口禀报:“公子、小姐,祈福马上就要开始,咱们可以过去了。”
萧定澜匆匆从内间走出,说道:“走吧。”
叶芷苓走到屋外,却发现眼前变了许多。
“这……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阿明说道:“一个时辰前,便有兵士将马车都驱赶到外面,祈福时是不能有马车的,现在大家都是站在这里等。”
马车赶去外面后,里面的空地便越发大了,但仍然是人挨人,两人并不信仰圣女,便在外围站定,虽远了些,但也能看到高台上的情景。
“咚!”又是一声鼓响。
千境墟的大门打开,王女带领王族走了出来,登上了高台。
“咚!”
鼓声三响。有身着紫色长衣、头戴天蛛银冠的女子走出,高声说道:“吉时已到。”
此时太阳已落下了山,天色晦暗。突然,天上出现了一束光,光芒中有穿着金紫袍,头戴半人高银冠的女子图样。刹那间,所有人都跪下了,阿明在叶芷苓和萧定澜两人身前,他也跪下了,却悄悄对两人说道:“您二位蹲着便可,有我挡着呢。”
叶芷苓朝天上看去,那女子在空中挥舞着一根九节长杖,腾挪辗转,不知在做些什么动作。但那根长杖,应该就是叶芷苓想要的九节藤杖。
过了一会儿,女子收起藤杖,朝天上而去,渐渐地便看不清踪影。
“这是圣女登天祈旨。”
“登天祈旨?”
“圣象带领众百姓绕城一圈,便会带着全城的气运和期望来到千境墟前,圣女感受百姓期望,借由气运,便可登天祈旨——她们是如此说的。返回时便会降下甘霖、带来福旨,来年便有盼头。”
“……编得还挺全。”叶芷苓根本不信所谓的联系上天,死后能登天界之类的鬼话。也许她们的确能利用气运,但绝对不可能和所谓的“天界”有什么关联,这个东西是否有,都还未可知呢。不然,以玉瑶当时的情形,为何没有请求上天帮忙,救楚王于水火之中。
萧定澜凑到她耳边说道:“我曾经看过家中书籍,十五年前虽也有圣象祈福,可不过是王公贵族带领圣象前来祭拜,并不像现在这般声势浩大。现在能看到的这些仪式,应该都是这些年沉渊圣女造出来的。”
“怪不得呢。”
又过了约一炷香的时间,空中传来一阵巨响,随之便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下,叶芷苓伸手接了一些,放在鼻子下闻,却并没有闻出什么来。再然后,便看见空中出现了圣女的模样,她手上拿着一册书,翩然而下,进入了千境墟中。
伴随着隆隆鼓声,千境墟的大门打开了。
二十四名身着彩裙,头戴银饰的司祭率先出来,依次上了高台,而后便是圣女十护法,身着紫衣,头戴天蛛银冠,一手持藤杖,一手持木牌而出,侍立在高台两侧。
一阵浓烈的香气扑鼻而来,圣女身着金紫长袍,头戴象牙银冠,手捧金册,登上了高台。不知为何,叶芷苓看不清圣女的面目,总觉得一片模糊。
“不对,香气有问题,这香能迷惑人的心智。”
阿明转身说道:“小姐,莫慌,这香只能暂时影响人的五感,对身体没有太大的伤害,过一阵就好了。”
叶芷苓下意识抓住萧定澜的手,闭了闭眼,缓了片刻。便听得高台上有一个空灵的声音在说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百业昌隆。圣女乃天命之枢,尔等须恭敬如仪,晨昏供奉不辍。若失敬畏,神罚必至。”
王女上前,领受金册,说道:“天听既闻凡尘愿,当赐南伽万民安。”
她手持金册,转向百姓,百姓便三拜九叩,高呼“谨遵天命。”
鼓声又响,圣女接过九节藤杖,向前走了两步,杖身指着王女所乘圣象,场面顿时寂静下来。过了一会儿,方听得王女说道:“谨遵天命。”
叶芷苓只见她一扬手,其余象官便牵着另外九头圣象离开了此处。台上走出两名护法,手持长矛,掷进了王女所乘圣象的眼中,四周的侍卫也手持长矛,刺穿了圣象的身体。
大象发出了阵阵悲鸣。
叶芷苓看见了王女闭上了双眼,没再看台下。
圣女再上前两步,说道:“祈福已成,分食福象,可享太平!”
百姓们纷纷站起来,挥舞双手,高呼不停。
从人群的缝隙中,叶芷苓看到了圣女的身影,她身形瘦弱,脸庞隐在象牙冠后,看不清晰。叶芷苓无法从这个身影中想象出玉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