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看到小主人出了屋走了过来,余苒开始撸狗日常。轻松了没几分钟,就听到大门口有人喊:“姐!姐!在家吗?”
是自家堂妹余华。余苒在堂屋应声:“大门没锁,我在堂屋里。”前世这个时候叔叔已经买了自家斜对面的院子,搬了过来。两家离得近了,叔叔、堂弟、堂妹时不时过来。看来自己还是要多加小心。
看堂妹余华走进来,余苒问:“这两天在忙什么?怎么没有过来?”
余华:“在忙着写寒假作业呢。这不遇到难题了吗。”说着将数学寒假作业递给余苒。
余苒悄悄拍拍胸口,幸好自己昨天先把数学补了。要不今天堂妹来问自己可是一问三不知,太丢高中生的脸了。余苒看看堂妹指的题,一元一次方程,经过昨天的学习理解,这对余苒来说就是个小case。给堂妹说了解题思路,看她理解了,又出了几道类似的题。
看堂妹做完题欢天喜地地走了,余苒陷入了沉思。前世堂妹因为和老师斗气,初二就辍学了。后来去学理发开理发店、卖服装,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婚姻也不顺利。今生自己尽量帮帮她吧。
晚上要吃饺子,中午余苒想做的简单点,西红柿鸡蛋打卤面。西红柿是夏天做的西红柿酱。八十年代的冬天,大棚菜还没有流行起来,为了丰富冬天的餐桌,主妇们便发明了这种储存方式:在夏天将西红柿摘下,洗净切块上锅蒸,晾凉后装入经过高温消毒的玻璃瓶里。至于面,余苒不想用挂面,关键是早晨是挂面中午再是挂面,余苒自己听着都厌烦。她打算自己和面揪面片。这是重生前和一个朋友的妈妈学的。考虑到老妈胃不好,余苒还是打算面和稍软一点,面片再多煮一会儿。
按照构想,余苒和好面,放在靠近煤炉的地方醒面。拿出三个鸡蛋、一瓶西红柿酱放在一边。老妈在食品站工作,鸡蛋、肉还是不缺的。只是这年代冰箱还是奢侈品,普通人家买不起。
做好准备工作,余苒又拿起初二的语文书翻看起来。在老妈回来前两本书翻阅完毕。下午和明天就可以复习初三的课本了。年前高一高二的数学语文都能复习一遍。
中午老妈回家的时候余苒已经做好西红柿鸡蛋打卤,揪好面片,就等着下锅煮了。这顿饭无疑也受到了老妈的称赞。
时间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过去了。期间余苒将手中的初中、高中课本都过了一遍,寒假作业也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构思的那个小故事《过年》也完成了初稿,就等着年后仔细打磨了。
一九八四年的春节要到了。老爸、老妈、哥哥余鸣也都放假在家了。余苒交出了大厨的位置,就等着大家长的投喂了。老爸的厨艺最好,老妈一般就是个打下手的。这时候哥哥还不到二十岁,身高不到一米七,长得像老妈,双眼皮大眼睛,皮肤也随了老妈--黑。
和后世相比,这会儿的年味要重多了。哥哥准备了很多鞭炮。年三十全家一起包的饺子、半夜扰人的鞭炮声、父母兄长给的压岁钱伴着余苒度过除夕,来到大年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