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绛珠新梦 > 第3章 黛女筹谋,宝钗入府

第3章 黛女筹谋,宝钗入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贾宝玉像往常一样,依旧每日来找林桐。以往宝玉一来,那脚步便如带着风,整个人洋溢着藏不住的欢喜,一见到林桐,便迫不及待地与 “林妹妹”亲昵地说起笑来,语间满是少年人的热忱与亲昵。可如今,林桐却似变了个人,总会有意无意地与他保持些距离。一日,宝玉蹦蹦跳跳地又来找林桐,手里攥着一本刚得的诗集,一进门便兴奋地说道:“林妹妹,你快瞧瞧,我今儿得了本好书,里面的诗词可妙了。”林桐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接过诗集,随意翻了翻,轻声说:“宝玉,你如今越发爱书了,倒叫妹妹欢喜。只是妹妹近日忙着些琐事,每日里忙得晕头转向,怕是没太多时间研读诗词呢。”宝玉听了,脸上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笑着说:“妹妹在忙何事?我来帮你。” 林桐微微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温婉的坚决,婉拒道:“不过是些琐碎家事,你怕是帮不上忙,你还是去别处寻些乐子玩吧。”几次下来,宝玉也隐隐感觉到林桐的疏远,心中纳闷,却又不知缘由。

数日后,荣国府内上下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欢快的氛围。林桐随着贾府众人一同早早来到府前,翘首以盼薛家一行。彼时,晴空万里,微风轻拂,将府前的灯笼吹得轻轻晃动,发出清脆声响。

远远地,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抬眸望去,只见几匹膘肥体壮的高头大马,正奋力拉着一辆装饰得极为精美的马车,缓缓朝着贾府而来。马车周身雕刻着精致繁复的花纹,在日光下泛着温润光泽,车旁跟着一众身着整齐服饰的家丁和丫鬟,他们步伐整齐,神色恭敬。

须臾,马车稳稳停下,车轮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众人目光齐聚,只见车帘轻动,一位身着淡粉色锦缎袄裙的女子,莲步轻移,从车上下来。这女子肌肤赛雪,在日光映照下仿若泛着柔和的光;面庞圆润,恰似春日盛开的花朵,透着几分娇俏;眉如远黛,恰似青山含翠,温婉动人;眼含秋波,顾盼间神采流转;嘴角挂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既带着世家女子的端庄,又透着亲切,周身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种温婉大气的气质。众人心中皆知,这位便是那才貌双全,在金陵城颇负盛名的薛宝钗。

林桐远远地望着薛宝钗,仿若隔世。往昔书中那些灵动鲜活的文字,此刻竟如神来之笔,具象化为眼前这位温婉佳人,一种奇妙的感觉如涟漪般在她心间层层荡漾开来,既熟悉又陌生。薛宝钗仿佛被命运的丝线牵引,在抬眸的瞬间,便敏锐地捕捉到了人群中目光灼灼的林桐。她微微一怔,像是在心底悄然泛起一抹惊讶的涟漪。旋即,嘴角轻扬,勾勒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迈着轻盈而优雅的步伐,款步朝着林桐走来。

“想必这位就是林妹妹吧,常听母亲提起,今日一见,果然如传言般灵秀动人。”薛宝钗朱唇轻启,声音柔和似春日微风,带着与生俱来的亲切,如潺潺溪流淌入人心。

林桐回过神来,连忙欠身回礼,笑容绽放在她娇美的面庞上,宛如春日盛开的花朵般明艳,“宝姐姐过奖了,妹妹初见姐姐,只觉姐姐气质非凡,令人心生亲近。”二人你来我往,寒暄数句,举手投足间尽显世家女子的端庄与温婉,随后便一同随着众人,徐徐步入贾府的大门。

贾母早已满脸笑意地候在正厅。一见薛宝钗,眼中的慈爱瞬间绽放,迫不及待地伸出手,紧紧拉住薛宝钗,那股亲昵劲儿好似要将薛宝钗整个人融入自己的骨血之中。“我的宝丫头,可算把你盼来了!一路上可还顺遂?”贾母关切地问道。

林桐静静地伫立在一旁,心中悄然涌起一丝复杂的情绪,贾母对宝钗这般喜爱,让她心底难免泛起一阵酸涩,不过,她旋即调整好心绪,这贾府上下几百口人,关系错综复杂,亲疏远近本就各不相同,宝钗端庄大方,又善解人意,贾母疼爱她,亦是人之常情。这般想着,她那如墨的长睫轻轻颤动,宛如蝴蝶的翅膀,恰到好处地掩饰住眼中那一抹不易察觉的落寞,将这小小的情绪深埋进心底。

往后的日子里,薛宝钗就像春日里轻柔的微风,自然地融入了贾府的生活。无论是应对府中的繁杂事务,还是与众人相处,她都游刃有余。在上,于贾母、王夫人跟前,她言辞恭敬谦逊,一举一动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总能巧妙地迎合长辈们的心意,让他们满心欢喜;在下,对待一众丫鬟小厮,她宽厚温和,赏罚分明,从不仗着自己的身份摆谱。因此,府中众人但凡提及薛宝钗,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之词不绝于耳,都说宝姑娘为人处世,实在是令人心服口服。

一日,晚香榭里阳光正好,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菊香。李纨兴致颇高,提议道:“姐妹们,如今秋意正浓,菊花开得正好,不如咱们办个诗社,为这平淡日子添些雅趣,也不辜负这大好时光。”众人听闻,皆眼前一亮,纷纷拍手称快,林桐、薛宝钗和宝玉自然也积极响应。

众人围坐在庭院中的石桌旁,桌上早已备好笔墨纸砚。李纨笑着宣布:“今日天清气爽,咱们就以‘秋菊’为题,赋诗一首,看谁能把秋菊的神韵描绘得最为传神。”

林桐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灵感如泉涌,她拿起笔,在纸上写道:“秋霜染就菊英黄,玉骨冰肌韵自长。不与繁花争艳丽,独留清气满庭芳。”她的字迹,娟秀中透着一股洒脱,笔触间饱含着对秋菊坚韧品质的赞美,而这字里行间,也隐隐流露出自己身处贾府这复杂的环境中,虽柔弱却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独特心境。

薛宝钗站在一旁,将林桐的举动尽收眼底。待林桐搁笔,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紧接着,她移步桌前,略一思索,拿起笔便行云流水般地写下自己的诗作:“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她的字端庄秀丽,与她本人的气质相得益彰。这首诗对仗极为工整,用词高雅,将秋菊的高洁淡雅展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也尽显她沉稳内敛的性格。

宝玉在一旁看着两人的诗作,不禁拍手叫好:“林妹妹和宝姐姐的诗都堪称绝妙!林妹妹的诗清新脱俗,宛如山间清泉,灵动自然;宝姐姐的诗典雅大气,精美绝伦,真真叫我大开眼界。”众人传阅两人的诗作,一时间,赞叹声此起彼伏。

林桐与薛宝钗相视一眼,这一瞬间,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气息。她们眼中,既有对彼此才华毫不掩饰的欣赏,又隐隐透着一丝暗自较量的意味。在这贾府的一方天地里,才情成了她们无声较量的武器,虽未出鞘,却已在空气中擦出无形的火花。

自那之后,林桐与薛宝钗的往来日益频繁,林桐愈发深切地感受到,这位宝姐姐心思缜密,行事稳重,滴水不漏,尽显圆滑的处世智慧。而薛宝钗也对林桐的奇思妙想和别具一格的见解暗自惊叹。林桐的想法常常跳出这个时代的局限,带着一种别样的活力与新鲜感,令薛宝钗耳目一新。

两人在贾府这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宛如两颗璀璨的星辰,既对彼此的才情心怀欣赏,又在不经意间暗自较着劲。贾府内时常举办各类活动,赏花宴上,共赏繁花争艳,探讨花中寓意;书画雅集里,挥毫泼墨,交流笔墨心得。偶尔,在静谧的午后,两人也会避开众人,于花园一角的亭中,私下交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林桐发现,薛宝钗确实如原著中所描绘的那般聪慧过人,无论是对诗词的精妙解读,还是对琴艺的独特领悟,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让人折服。而薛宝钗也对林桐身上那股灵动的气质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印象深刻,林桐就像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她原本波澜不惊的世界,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她们在这贾府的岁月里,悄然改变着彼此,也在各自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