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华玮规划一回家就开发更多洗衣皂,卖给有钱人,挣一大笔的想法,华鸿月只是曹操答应,内心确实沉默。
只有路上,她不看书,闻彦曾说,“人有人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但现在她发现不是,在这个世道,书是奴役百姓的工具,读的只是那些贵人阶层。
那些经典书籍只有盛世之道,却没有写如何乱世为民,乱世总是伴随着天灾、人祸。
她放下这个时代的四书五经,开始观察这个世界。
三日后,众人行至半路,这里是南北最重要的枢纽,朝廷重兵把守,流民自是不敢来,但华鸿月一行人看到管道上一群完不剪头的运树队伍。
华鸿月问华珩可知道怎么回事,华珩自是不知道,
华玮听见,解释道,“我从南过来的,倒是知道怎么回事,向南九江郡生产木材,新皇登基后就从九江郡征集树木修皇陵,尺寸很久。”
不用说下去,这条路走不成,柳镖头赶紧告知重人“折回换小路走,告诉队伍都低调些。”
没之前的谈天说地吹牛逼,无人敢说话,呼吸都变得请起来,华鸿月看着鞭子毫不留情的抽打着纤夫,霉头皱的很深。
加快脚程,赶在他们之前绕进小路,“役十万”,三个字就是民脂民膏,内心的剧烈波动无人知晓。
傍晚时分,车队还没到下一个落脚点,荒郊野岭不敢停留,越走越雨越大,众人都谨慎起来,走的小心翼翼。
“哎呦!”一声华珩斜着掉下骡车,车陷入一个泥潭,发生侧翻,
“哎呀!”车里面崔茵娘吓到,第一时间将三个孩子护在身下。
一时间此起彼伏的哎呦声,所有车都陷入泥地,车队乱成一锅粥,然后此起彼伏的惊呼传来,几乎所有车都陷入泥潭里,拉粮食的、食物的车发生侧翻,袋子落一地,馒头散落一地,众人只觉可惜,赶紧抢救。
“茵娘,没事吧”华珩跌在泥地里,所幸没有受伤,爬起来赶紧看看车厢情况。
“夫君,没受伤吧。”
“没事!”
竹儿和兰儿马车陷进坑,不严重,二人拿着蓑衣赶紧跑过来,手里马车蓑衣,看着眼前情景,吓坏。“小姐,夫人。”
“这里有危险。”华珩一声大喊,所有人低头的人,看到马车倾斜,车辙陷下去很深,随时要翻的样子,“先救孩子!”刘镖头大喊。
赶紧来帮忙,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两个孩子,马车很重。
小孩子也感应,不由得哭起来,崔茵娘和华鸿月俯身护着两个孩子,在车里尽量保持平衡,崔茵娘和华鸿月一起哄,“不哭不哭,别怕。”
“一~二~三~,起!”
“一~二~三~,起!”
众人使劲,雨水冲刷,车辕很滑,众人眼睛都睁不开,卸很多力,试好几次没有抬起来。
华鸿月一看不行,果断说,“娘,你保持别动,我从这里轻轻钻出去,车太重。”
“不行,外面下雨,你出去会受凉的。”
华鸿月受凉可不是小事,其实自己下去才是最好的选择,崔茵娘又放心不下两个孩子,但华鸿月很小,她也不能同时互助两个孩子,左右为难之际,华鸿月动,她灵活的翻身,钻出母亲臂膀,
看眼外面的地,瞅准落脚地,前身一冲,轻盈跳下马车,“漾漾!”崔茵娘不敢动,背对着外面,着急大喊。“漾漾!”
“娘,我没事。”兰儿给她戴上帽子,披上蓑衣,雨被当落大部分。
众人又开始使劲,这时,一群从山上下来拿着铁锹锄头、挑着扁担、穿着短打的壮年匆匆行进,是附近村民,雨让在山上开荒的他们猝不及防。
一行人看见前面路上的情景,领头的村长听着两个婴儿的哭声,停下脚步对身后的人说,“大家跟我一起去帮忙!”
他们其实十足十足,众人来不及警觉,见到他们加入抬车队伍,松口气,重新喊口号,“一二三,”马车抬起来。
顾不得说话,一辆一辆,有的车轴坏,原地拿出工具抢修,漫天大雨,热火朝天。
华鸿月带着兰儿、竹儿,捡起滚落的水壶,馒头袋子,将脏的馒头另番一个袋子装起来。
那些村民不说话,只是帮忙捡东西,
“姑娘,你东西掉。”原来华鸿月弯腰间,玉佩掉在地上,身后的汉子看到,拿起来还擦擦上面的泥,递给华鸿月。
华鸿月都没注意掉,她连忙鞠躬道谢,“谢谢伯伯。”
这个人间挺好。
汉子腼腆一笑,就去接着捡东西,拿起一个大包袱,就放到车上。
差不多折腾了半个时辰后,车队到了平地上,草帘子盖好了几大车货物,就是众人都变得灰头土脸。
柳镖头、华珩和华玮一商量,凑出银子表达他们,人多力量大,不然哪能这么快安顿好,损失捡到最小。
村长是个高大汉子,他和刚刚的伯伯一样很腼腆,但眼神却是很坚决的,“咋能要呢,就是顺路碰上,也不费事。”
其他村民也是如此,先走一步,要钱就是打他们的脸,村长时常说,虽然我们人穷,但志不能短。
村长又说“不用谢,不用谢,小事小事。我还赶着回去呢,前面有个破庙,你们可以在那烤烤火。”
众人内心都很激动,华珩总结,“我们遇到好人。”
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沁透他们半截裤子和布鞋,谈论着这场雨能拯救收成庄稼,慢慢走远洋溢着朴实的欢笑。
华鸿月再低头看看泥泞不堪的土路,想起《道德经》里的话,“上善若水”,如今她也被不留名的人情之水滋养。
慢慢这世界已经相融,清楚自己的能力,这生,应该做些什么。
一面之缘的善良人只在史书中留下“人相食”三个字,她是不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