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假期格外短暂,我们早早回到了校园,即将踏入高三的征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交织成一首激昂的青春乐章。讲台上,老师谆谆教诲,用知识的火种点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教室里,同学们全神贯注,眼神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每天的小测试,如同一座座小小的灯塔,照亮我们学习的航道,检验着我们的点滴进步。
“又是小测试,我昨天复习到半夜,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前排的同学揉着眼睛,低声说着。“我也是,感觉脑子都被知识塞满了,还没来得及消化,又要考试。”旁边的同学附和道,语气里满是无奈。
但抱怨归抱怨,铃声一响,大家又迅速进入状态,拿起笔,专注地答题。毕竟,我们都明白,这些小测试是通往高考的必经之路,每一次的检验都是为了让自己更接近目标。
小测试结束后,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迫不及待地对起答案。“这道数学题我算出来是选C,你呢?”小丽问我。“我也是!我当时还在想这题会不会有陷阱,结果选对了,太幸运了!”我回答。听到我的回答,娇娇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梦梦皱着眉头,满脸疑惑:“这道英语语法题,我怎么觉得选A更有道理呢?”“别想了,我听老师说过,这种题型要优先考虑……”小丽说。我和小丽几人凑在一起对着答案。
班里的其他同学有的则立刻开启“讲解模式”,引得周围
的同学也纷纷围过来,加入讨论。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课间上演,虽然偶尔的会因为答案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但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些讨论和交流,正是我们共同进步的力量。
同学们都在为自己的小测试讨论得热火朝天,你却在一旁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在擦着手里的篮球。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你的脸上,显得格外慵懒。“你不着急吗?”我忍不住问你。“着急有用吗?”你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调侃,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我的问题感到好笑。看到你这副无所谓的态度,我叹了口气,没有再多问什么。
课堂上,你却像是变了一个人。老师提出问题时,你总是会积极参与,甚至还没等老师点名,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你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总是充满了活力,时不时蹦出一两句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仿佛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你最喜欢上的就是英语课。每次老师走进教室,你都会立刻坐直身子,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在期待一场精彩的游戏。老师刚开口,你就已经跃跃欲试,用流利的英语和老师对答如流。有时,你们的对话太过专业,我们都听不懂,只能看着你和老师的表情,那惟妙惟肖的神态,仿佛在演一场精彩的哑剧。
“涵乐,这英语可以啊。”小丽凑过来,语气里带着一丝羡慕。“这是奔着出国去的吗?”娇娇也跟着打趣。“我看是。”梦梦点点头,眼神里满是钦佩。
听着她们议论你,我心里却有些难过。你明明英语那么优秀,却从不炫耀,甚至有些冷漠。我忍不住想,你是不是真的要出国呢?而我,只能留在这里,为高考拼尽全力。
晚上,我躺在床上,窗外的月光洒在床边,房间里静悄悄的。我的脑海里还在回荡着白天小丽她们的对话:“这英语可以啊……这是奔着出国去的吗?”我忍不住在心里反复琢磨:“路涵乐真的会出国吗?他到底在想什么呢?”我翻了个身,试图把这些问题从脑海里赶走,但它们却像顽皮的影子,怎么也挥之不去。
“佳佳,你出来一下。”妈妈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愣了一下,赶紧起身,应了一声:“来了。”我揉了揉眼睛,披上外套,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妈妈坐在沙发上,爸爸也在一旁,两人似乎已经等了我一会儿。妈妈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关切:“马上上高三了,你有什么想法呢?”爸爸也跟着说:“是啊,你有什么想法要和我们说吗?”我站在他们面前,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认真学习,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我回答得简单而坚定。“想过要出国吗?”妈妈接着问。我愣住了,一脸疑惑地看着她:“啊?”妈妈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困惑,解释道:“妈妈有个朋友,她家孩子就是这样的。我们只是想听听你的想法。”妈妈的眼神里满是温柔,仿佛在等待我的回答。
我低下头,小声说:“又是出国……”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出国听起来很诱人,但对我来说,那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我更担心的是,如果我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会不会让父母失望呢?”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神情,轻轻叹了口气,说:“早点休息吧。”他站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回房间。
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听到爸爸妈妈在客厅里小声交谈。爸爸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你啊,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让她自己决定吧。”妈妈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我们就不管了吗?”爸爸回答道:“不是不管,等她有了想法,自然会和我们说的。”妈妈最终点了点头:“行,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