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栖梧雪 > 第37章 湄与雪

第37章 湄与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花了整整三日,踏遍栖梧九峰,将漫山新破土的笋尖尽数收入竹篓。惊得山中松鼠缩在树洞整季,逢着人影便慌不择路。

师父望着堆积如山的青笋,欲言又止,却终化作一声叹息。

病榻上的少女眸光璀璨:“师兄上次说的故事,那位求佛的姑娘可曾求得与心上人相守?”他顿时语塞,自那日师父训斥后,这佛门典故便成了禁语。

他灵机一动:“待你剑术胜我之时,自当续说下文。”

岂料药盏方搁,少女已执着木剑跃下床榻:“择日不如撞日,那便此刻比试可好?”

他懊悔失言,却记着师父“君子重诺”的教诲,反手将木剑负于身后:“小湄还在病中,我便单手相让,点到即止。”

三尺木剑映着透窗天光,在轩朗静室划出流云轨迹。双剑相击的清响惊落檐角融雪,却未扰了案头经书。

两人师承一脉,剑招本就同源,木剑相撞铮铮作响,缠斗数十回合,却仍难分高下。

谁料未及破招,那少女忽地踉跄半步,娇呼着跌坐在地。他急忙探身搀扶,却见寒芒乍现,少女狡黠地挺剑直刺眉心。他眉峰微蹙,左手两指如铁钳般锁住剑刃,任凭对方如何发力都纹丝不动。

“师兄赖皮!”小湄抽回佩剑跺脚嗔道,“分明说好不用左手的。”

他这才惊觉情急中破了约定,却笑着反将一军:“小湄不也假意跌倒,诱我来扶?”

少女顿时语塞,气呼呼扭身便走。此后数日任凭他变着法说书逗趣,始终冷着张俏脸。连师父前来劝解,也被她关在门外晾了半晌。

白须老者佯装愠色:“既如此,再罚你去寒溪捕鱼,不满百斤不得回山。”

他望着冰封的溪面苦笑,盘坐青石暗自运转周天。内力流转间,身畔坚冰渐融,竟真有鱼群循暖游来。竹篓将满时,忽见群鱼翕动着挤近岸边,终是心软收手。

待他披着霜花归来,方知师父为寻他踏遍了栖梧山。老者鬓角凝着冰碴宛如雪松,见面却罚他抄书。廊下传来银铃般的轻笑,那小丫头正躲在窗棂后偷瞧。

师父得空时,却来询问他捕鱼之法,他便详尽地讲述过程。

师父继而追问:“既有这般简便之道,怎仅带回半筐收获?”

他垂目应答:“万物有灵,实难全数捕获。三人所需,半筐已然足够。”

那老者竟罕见地舒展眉目,温言道:“小湄,你师兄已臻至心境。”

小姑娘误以为此言剑术精进,此后常寻机会要与他切磋。

少女天资卓绝,于剑道更有独到领悟。当初他修习拳法转剑术时,少女旁观便能指正谬误,甚而与师父探讨剑法破绽。

师父曾多次感叹,小湄实乃剑骨天成。他自知剑术造诣不及师妹,却因昔年承诺难以践行,常以经验与力道稍胜半招。这倒激起少女的斗志,愈是受挫,愈要勤修苦练。

槐花几度开谢,转眼五年光阴流逝。师父赠予二人佩剑,其名青山白云。他执掌青山,小湄则持白云。意在青山白云,相依相伴。

也恰是这日,一白眉老僧叩门化缘。师父素来不喜禅宗子弟,虽面露不豫,仍开门待客。这是他首次见到除了小湄以外的生人。

老僧用罢斋饭,执意要为二人观相报恩。师父欲要推拒,奈何少年少女闻所未闻,兴致盎然地应承下来。见二人坚持,师父只得勉强允诺。

那僧人说他心怀明月,当属大器,然成败皆系于水,切记谨记。

“那我呢?”小湄听他说得高深莫测,笑眼盈盈地追问。

僧人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摇头诵道:“清风来去无痕,白云何处归巢?姑娘与佛有缘,可愿随贫僧参禅?”

师父突然拍案而起,他从未见过师父这般震怒,当即按剑欲逐僧人下山。

那枯瘦老僧却身法奇绝,转眼间已隐入林间云雾,连师父也未能追上——其修为竟与师父不相上下。

两人面面相觑,心头困惑难解,本以为会受责罚。不料师父此后反添慈色,待他们愈发宽厚亲近。

两人手持神兵利器,剑术突飞猛进,然而不知为何,少女却总在关键一招败下阵来,愈是败阵,却愈是急迫。

彼时老者点破玄机:小湄心境未成,需敛性静心,方得剑心真谛。

少女愁眉苦脸,扯着他衣袖问道:“剑心到底是什么呀?”

他支吾半晌:“许是...小湄拔剑的缘由?”

她垂首端详宝剑寒芒:“挥剑还需理由么?”

他复述师训:“师父说,持剑者当护苍生,卫正道,代天行法。”

少女托腮沉思:“师父不也说过,天道循环,自有定数?既如此,何须你我执剑干预?”

这话恰被师父听见,抚须冲他笑道:“小湄的悟性更胜你一筹。别看你是师兄,她日后造诣必在你之上。”

他闻言怔在当场。

老道抛出问题——

景明,这槐花随风散落,是风在动,还是花在动?

他犹自思忖,那少女忽展颜道:“师父,小湄悟了。”

老者抚须颔首:“既如此,你二人便再试一场罢。”

寒芒交错间,少女剑尖先抵他的衣襟。方知三载功成,老者遂命二人下山历练。

二人早有心下山历练,听闻此言自然欢喜。小湄更是难掩雀跃,只道母亲允她出山,满心盘算着寻亲之事。

临行前师父卜卦示警,特嘱“莫理闲事”四字。

谁知初踏红尘,便撞见不平之事。彼时山匪猖獗横行,劫掠百姓无恶不作。少年侠气难抑,略施惩戒教训群寇。奈何涉世未深,除恶未尽反遭暗算,倒真应了师父卦辞。

匪徒窃得小湄贴身香囊设局,此物乃母亲所遗信物,囊上绣纹暗藏寻亲线索。二人明知凶险仍赴约,围困之际,他奋力将少女推出险境。想着自己孑然一身,师妹尚有心愿未了,纵受酷刑亦无悔。

濒死之际,他忽觉此生不过槐花飘落。

再睁眼已是栖梧山中,满树槐雪寂寂,惟余青冢伴残碑。风雨剥蚀的石碑深深刻着“白云无归·湄拜别”,那字痕凌厉,竟似含恨。

他心有不甘,掘开剑冢,白云剑断刃如霜,残片间犹见当年同练剑时的槐花旧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