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抹了抹不存在的汗,心中一致想到,果然是初生不怕牛犊,什么都敢说。
“哈哈,爱卿可真是直来直去,不过,我相信太尉大人是一位爱国忠心的将士。对吧,顾大人。”皇帝意有所指的问道。
“如陛下所言,臣爱国忠心,绝无二心。”最后四个字顾暮远加重说道。
其他人看着他们的谈话,如硝烟战场般,不敢发一句言论。
“嗯,最好是这样。那依丞相看,此事应该如何办。”皇帝望向白琯道。
“我认为孙大人说的在理,这件事怕只有太尉大人顾大人去比较好。”白琯弯腰朝皇帝行礼道。
“好吧,那就依丞相和孙大人言,让顾大人担任主将,五天后出发北凉。众爱卿可有异议。”皇帝俯视着众大臣道。
无人发言,朝堂一片寂静,年轻大臣本想出言,但是却被身边老臣拉了拉袖子,只好闭口。
皇帝看着满大臣,面露满意道:“众大臣可还有事启奏?无事便散朝了。”
皇帝身边的太监见着形式,“退——朝!”
众人等着皇帝走后,再如潮水般一样向朝堂外涌去。
“陛下怎么都不听我一言,如果派了顾暮远去他造反怎么办。”白琯出朝堂外正好听着那位年轻大臣说这句话。旁边那位老一点的大臣拉了他的袖子,示意他小声一点:“小声一点,直呼太尉大人的名字这是不敬的。而且这里可是宫里,要是说错话传到皇上耳朵里,你这小名可就不保了。”
“哼。”年轻大臣愤愤不平的偏过头道。
“这位友人倒是个直爽人。”两人听着这话,往旁边看去,老臣子带着年轻臣子行礼道:“丞相大人。”
“快快请起。”白琯轻扶两人的手臂,示意站起来。
“他这样的直爽性子,不知道以后要得罪多少人。”老臣叹息道。
“老师,朝堂之上,不就是要敢于直谏吗?唐太宗有魏征这样的忠心大臣辅佐,所以才有了贞观之治。所以才有了百姓和乐,天下太平,难道不是吗?”年轻大臣义愤填膺道。
“唉,你想做魏征,可皇上不是唐太宗啊。”老臣叹息道。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马上闭上嘴,忙看向白琯。
“这位少年说的很好,作为臣子,就是要帮皇上看清民心,为百姓谋福,国家方可繁荣富强,百姓才可安居乐业。”白琯说道。
年轻臣子望向自己的老师,露出你看我说的对吧的表情。老臣看向年轻臣子,悄悄说道:“还不谢谢白大人。”
年轻臣子立马弯下腰道:“谢谢白大人。”
“那臣就先走了。”老臣子说道。
“嗯,大人慢走。”
看着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白琯也朝宫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