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家常菜上国宴[八零] > 第2章 第2章

第2章 第2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来了,娘。”

从“她”口中发出了有些厚重还带着嘶哑的声音,而门外则是“她”儿子的声音......

大概经过了几分钟,常嘉欣总算理解所谓的体验是怎么样的。

她像是灵魂出窍,附身在一个这个妇女身上,视觉、嗅觉,甚至搅拌时的手臂发力的感觉和身上疲惫,常嘉欣都能清晰的感受到,当然这与她亲自操作不一样,只有观感同步,她也没有这个妇女的任何记忆与感情。

这边是菜谱的体验方式?

很神奇,只是刚刚这个人并不是在炒饭,而是在制作豆腐。

通过这妇女的视线,所在的地方应该是一个家庭豆腐坊,附身的这位女士还不知道名字,常嘉欣暂时称为牛大娘。

牛大娘有两个儿子,一个大牛,大概有13岁,一个二牛小一点,估计才5、6岁。

他们进厨房时的装扮,都是一身灰黑色粗布衣,有几分古代感,但时间应该在近代,毕竟大牛并没有留辫子头,而是有些脏乱的短发。

看起来这家条件比较艰苦,不过她能感觉到两个儿子虽然有些瘦弱,但气色还可以。

这个体验比想象的久,久到常嘉欣跟着牛大娘做一天豆腐,还睡上一晚。

第二天清晨,牛大娘才把木箱里压制的老豆腐拿出来,就在常嘉欣以为要将凝滞好的老豆腐开始发酵成臭豆腐,牛大娘只是把老豆腐切块放在竹篮子中,便出门了。

卖豆腐。

跋山涉水卖豆腐。

直到快午时,牛大娘才卖完所有豆腐回到家中。

也是借着卖豆腐,常嘉欣才有些了解这个时代,应该是正在经历变革的民国。

大概是南方大山中的一个村落,走过去大多都是朴实无华的黄泥房。

路上不少人都认识,或许快要入夏,不少人挑着水在灌溉田地的水稻苗,只是妇女与大爷居多,其中有一个阿婆应该刚蓄好水,特意问牛大娘丈夫回家了没,说是隔壁的隔壁村里有不少从战场回来的,意思牛大娘的丈夫也参与战争去,估计有些年。

之所以确定这是南方,倒不是水稻苗,还是这里他们的方言,与北方差异还是很大的,虽然她这个南方人并不能太懂,不过靠着悬乎的“体验”,竟然都能听个明白。

这体验真得很奇妙,但和菜谱体验券名字出入有些大。

她跟着牛大娘做了十多天豆腐,叫卖豆腐,和不同的人聊些家常,也做了不少家务,那是一点臭豆腐炒饭的影子都没看到。

做饭确实有做,但是这个家条件摆在这里,基本都是蒸一蒸朴实无华的粗粮饭,再加一碗青菜汤,离谱的是,做豆腐的家,吃豆腐还是一种奢侈,十多天里常嘉欣只看到牛大娘做过一次,每次小牛他们都吃的异常满足。

再经历了快一个月的牛大娘视角直播日常后,在常嘉欣都有些倦怠的时候,出事了。

这天凌晨,牛大娘照往常带着竹篮子准备跨越山涧小路前往另一个村里,在路上发现了一片特殊的草地,满是鞋印,还有燃尽的火摊。

机警的牛大娘很果断,直接转身回到村子,径直前往村长家,留了一句看到山上一群陌生脚印,便自顾自回家了。

“大牛,有危险,我们进地窖!”

她没多说其他,把家里最值钱的包裹放在铁锅旁,紧接着食物、衣物,虽然有些慌乱,可并没有疏漏什么。

而大牛也是经验丰富,把边上粘着不少铁锈的老铁锅翻开,在侧边推开了一道石门,隘口很紧,但大牛身子抱着物资能慢慢挪进去。

一旁的小牛也灵活,先帮忙把家里的豆制品什么打包好,再捞出灶下所有的草木灰反复碾磨。

等物资什么都送进去,牛大娘把这些草木灰小心撒在床上、灶台等等,将这个破败的家布置成无人烟的模样,牛大娘才一点点挪动石门,同家人蜗居在昏暗的地窖中。

黑暗最能滋生恐惧。

战乱?

或者匪患?

民国时期是一个交织着血泪与挣扎的复杂历史阶段,天灾人祸频繁爆发,军阀割据,兵匪混乱,想到这,常嘉欣心都被揪了起来,这熟练的应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