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然的行动对我并没有好处,我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现在的处境。
规则之中似乎也隐藏着答案。
我捕捉到了规则中的一些关键信息。
按照站台上面的提示,印有金色玫瑰花纹官方标识的须知是必须遵守的,所以这份乘客须知应该是真的。
那么除了一些比较常规且明确的规则之外,最需要注意的,无疑就是关于下车站地点的选择了。
我现在比较在意的主要是两点:
一、按照站台上的搭乘指南,18号地铁线是一条单程线路。
要从这里离开就必须从其他站点选择出口,但是现在又告诉我终点站依旧是彼岸路站。
终点的彼岸路站,到底是不是起始的那个彼岸路站?
如果是,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在抵达终点站之前没能提前下车,将会永远地被困在这条18号线中?
二、根据乘客须知,每个站台下车几人就能有几个新乘客上车。
这样一来,如果要确保车厢内人数始终像初始发车时那样多于10人——
是不是必须确定能在每个站台补足下车人数?如果有人下车之后,没有人上车呢?
列车行驶的过程中,隐隐地有几下颠簸。
暂时没有更多的参考依据,我只能选择等到抵达第一个站台之后再看看情况。
几分钟后,广播声再次响起——
广播:前方即将抵达站台1号,请乘客做好准备,依次从左侧车门下车。
有几个乘客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随着地铁停靠,我发现左侧车门上方出现了一个5分钟的倒计时,提示着我们这个站点的停靠时间。
车门打开的时候,有人不由发出了感慨。
乘客:这么多人都想上车?
我也看清楚了外面的情况。
随着地铁到站,已经有不少人等在了门外两侧,为方便下车,还十分贴心地在中间留出了一条道。
这些人里有普通的上班族,有穿着校服的年轻中学生,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一个个就这样面无表情地,静静地凝视着车内的乘客们。
很显然,他们在等待。
按照规则,只有我们这些在车上的乘客选择下车,他们才能获取坐上这班地铁的资格。
我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一下站台1号的情况。
非但没有任何吓人的场面,这里的环境甚至比我想象中的要日常很多。
除了等待上车的乘客之外,站台内还有一些往来的路人经过,跟我以前乘坐的地铁站没有任何区别。
最惹人注目的,是不远处一个身上印着动物园LOGO的工作人员。
他牵着一只毛光锃亮的金丝猴,在那里积极地派发着传单。
猴子就这样随着牵引绳亦步亦趋地跟在后方,时不时地挠几下毛,给有些森冷的地铁环境增加了几分生气。
???:你们到底下不下车?
???:不管了,我反正一刻都待不住了!你们不走,我先走了!
开口的年轻人我有印象,在我上车的时候,他就已经脸色惨白地蜷缩在了角落。
很显然,他已经完全忍受不了这样的氛围,就这样一个箭步穿过了众人走出了车门。
在他下车的同时,站台上的人也动了起来。
排在最前方的小姑娘第一时间踏进了地铁车门,朝着车上的其他乘客笑了笑,在旁边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车厢里恢复了10人,站台上的人只能继续等待在那。
没什么情绪的眼睛就这样直勾勾地看着车厢里的乘客们,似乎在问:还有人下车吗?
我的视线一路追随着下车的那个年轻男人,看着他一路踉踉跄跄地走向地铁出口的方向。
途中被那个热情的动物园工作人员拦住塞了一张传单。
再想看清,只听一声“叮咚”的提示,地铁门上的提示灯闪烁了起来。
车门即将关闭,我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先不着急下车,静观其变。
随着5分钟的停靠时间结束,地铁再次启动。
车门关上的瞬间,我看到等在外面的那些乘客脸上均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没有其他人下车,他们失去了上车的机会。
广播:地铁启动,下一站——站台2号。
地铁再次运行,除了现在下车的那个年轻人换成了新上来的乘客之外,车厢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经过第一个站台之后,车上的乘客们开始纷纷议论了起来。
乘客甲:看到刚才那个人了吗,下车好像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