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起下巴,对着莫天青眼神示意道,你给我揽得好事,你可得给我解决了。不然,梨白挑了挑眉,眼神死亡威胁。
“我看今天小明也学得差不多了,进步很大,过犹不及,可以休息了,明天再继续。”莫天青读懂梨白的警告,冠冕堂皇地说道。
王明很是骄傲,他看向李小小,满脸写着快夸我。
李小小慢吞吞拿起王明的卷子,示意眼疾手快抓住卷子的王明放开他的手。
王明干巴巴地笑着,“小小,我字丑。”
“没事。”
“能不看吗?”
“不能。”
不能一出,王明焉巴巴地松开了手,卷子没做几道,草稿纸乱七八糟。
李小小轻飘飘地一眼,王明就像是一只被搓破的皮球,他狠狠瞪了两眼看戏的另外两人,小声地求饶道:“小小,我真的很想听懂了,但我不知道怎么的,你讲的时候,我的脑海灵光都一闪了,到别人讲的时候,就是一团浆糊了。”
听这委屈巴巴的倾诉,要不是梨白是那个尽心尽力讲题的“别人”了,她都要安慰他几句,叫他慢慢来不用急,搁这儿当面“踩”呢,气煞她也!
“刚刚问问题地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刚刚还一口一个姐姐喊的,你这过河拆桥也太快了吧。”
“我,我那是比较有礼貌。”王明心虚地回道。
“嘿,有礼貌,还真有礼貌。”梨白点点头,边点边用鄙夷的眼神扫射王明的脸。
看王明的脸越来越红不知道是被气的还是羞的时候,李小小出手了,她把卷子放在王明的面前,轻轻的,放的端正,王明忽然不敢说话了,心里咯噔了一下。
“我认错!”这一声大喊把在座的人惊了一跳。
“你有什么错?”李小小交叠着胳膊,语气十分平静。
但就是这种平静,烧灼着王明忐忑的心,认错认得无比迅速,“我不该不懂装懂,不该在梨白姐姐辛辛苦苦教我做题后,还诋毁她,我太笨了,小小,我害怕你笑话,明明前几天还说要好好努力,但我的脑袋就跟榆木似的。”
“还会打比方,也不算太差。”莫天青调侃道。
王明的脸彻底红了,这下可以是确定,是因为羞愧红的。
梨白拉住了莫天青,示意他不要再讲话,借口该去浇花了,拉走了莫天青。
“你在慌什么呢?”李小小叹了一口气,她不是不懂朋友的焦急,她也为自己不能更好的帮助朋友自责。
“我不知道。”王明怎么能不害怕呢,从他来到这个陌生的海岛起,李小小就是他第一位朋友,她将他从海边救起来,告诉他,他也没那么差,奇怪的是这个世界,不是他,在这个怪诞的世界里,怪小孩的他,也没有那么怪,在她眼里,他是正常的,不是某些人说的神经病。他们是“一类人”,一样不被家人所理解,被同龄人所孤立,在某个层面,他们“同病相怜”。
“你会抛下我吗?”王明问道。
“不会。”李小小毫不犹豫地回道,她理解少年的别扭与无助,所以愿意一遍一遍去回应他的不确定。
厨房里,热水沸腾,莫天青系上围裙,利落地抓了一把面条放到锅里,梨白靠着门,看着这个男人,一举一动赏心悦目,烟雾缭绕中挺直的鼻,红润的唇,修长的手指拿着一双筷子,灵活地在锅里搅拌。
“你是故意的。”
“彼此彼此。”
两人心照不宣的眼神一对上,一前一后的说道。他们在引导那两位小朋友互相鼓励与调解自身存在的毛病。
“你知道,小小对于王明来说是独特的存在,在你对王明做咨询的这段时间,小小对于王明的重要性,于是你暗示王明每次来访都将小小带来,从一开始,你就知道,比起王明,更需要治疗的是李小小。”
“我说过,你天生就该吃这碗饭。”莫天青将煮好的面条放进碗里,撒上葱花,食物的香气在这间屋子蔓延,梨白嘴里不争气的分泌唾液。
“但你发现李小小戒备心很强,刚好我又和她聊的来,于是,你又一步步引导我,接近他们,到现在,反过来,引导李小小去安抚王明的不安,莫天青,你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
“你说的对也不对,若我说,一开始,我的目标就是你,你是信还是不信。”莫天青将四碗面都盛好,端起两碗,薄薄的雾气如面纱一般遮住他的脸,他看着梨白,一双眼黑沉沉的,半响,弯起眼角,如夜晚轻云上的弯月,神秘鬼魅。
“神经病。”梨白暗骂一声,看着台面上令人食指大动的两碗面,青翠欲滴的葱花,鲜艳红辣的汤汁,若有似无的香气,认命般端起,跟在莫天青后面,为了五斗米折腰了。
王明不是个会内耗的人,他热烈执着,在原生家庭收到的忽视有一段时间让他自暴自弃,但在朋友的开导下,他找到了自我,学会释放,他盲目相信李小小的话,因为她于他是救命的稻草,是把他从深渊里拉上来的光,他永远不会忘记,溺水时的无力与窒息感,也不会忘记李小小将他从那片海域拉出来的坚定与气愤。
“你会污染这片海。”少女冷漠的话,让死里逃生的他一愣,也让他产生好奇,就这样他们成为了朋友,他觉得他们是同一类人,他理解李小小文静皮囊下的疯狂,少年人的义气与热血,让他愿意为了朋友赴汤蹈火,甚至被李小小所影响,按着她的潜意识投射的自我,去做出一些旁人理解不了的事。他们同样的,渴望被人关注,尤其渴望被父母在意,可是小小比他,获得这些还要更困难些,他们只能抱团取暖,他带她做一些打破常规的事,让别人以为,是他带坏了她,他以自己为风暴眼,汇聚所有人的目光,只为让自己的朋友也能获得救赎。
他们从来都是,坚定的选择彼此。
海岸线上第一缕曙光升起的时候,有些人还沉浸在睡梦中,王明穿好衣服,背上书包,拿了块面包和牛奶走出了家门。
书声朗朗的教室里,王明坐的笔直,少年清朗的声音响彻教室。
班主任李老师拿着戒尺走进教室,看了一眼朝气蓬勃的祖国花朵,嘴里喃喃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无论从何时开始努力都不算晚,少年人,勇敢向前,即使路有荆棘,也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他想起梨白说的话,试着做自己。努力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友谊,也是为了自己,为了更好的未来。以前他总是以为父母对他不够关注,觉得自己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事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后来渐渐发现自己就是个小丑,索性自暴自弃。现在他明白了,路是自己走的,只有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小小说得对,他不该以她为目标,应该以自己为目标。她的路,自己走;他的路,也需要自己去探索。他们可以结伴而行,可以一前一后,只要初心不变,他们就是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