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西湖游人如织,荷花盛开。他们租了辆双人自行车,沿着湖滨路慢慢骑行。盛夏在前座掌握方向,林暮在后座蹬车,微风拂过脸庞,带着湖水的湿润和荷花的清香。
“林暮。”
骑到一处僻静的湖边,盛夏突然停下,转身面对他,“谢谢你选择杭州。”
林暮摇摇头:“不用谢。浙大本来就是好学校。”
盛夏打断他,“我知道你部分是为了我。清华北大一直是你的梦想。”他深吸一口气,“我保证,这四年我会拼命努力,不辜负你的选择。”
林暮胸口一热。盛夏眼中的决心如此真实,与初见时那个散漫的转学生判若两人。
“你已经很棒了。”
林暮轻声说,握住盛夏的手,“从班级垫底到一本线,多少人能做到?”
盛夏笑着摇头:“那都是因为你。没有你的辅导和鼓励,我现在可能已经在某个专科学校混日子了。”
他认真地看着林暮,“是你让我看到了更好的自己。”
夕阳西下,湖面镀上一层金色。两人静静依偎在湖边长椅上,看着游船缓缓划过水面。这一刻,所有的努力和等待都值得了——高考的压力,填报志愿的纠结,找房的奔波,全都融化在西湖温柔的晚风里。
回到小城后,两人开始为大学生活做准备。林暮列了一张详细的购物清单,盛夏则负责收集杭州生活攻略;林父默默帮他们打包行李,甚至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作为林暮的升学礼物;夏文芳和外婆则准备了一大堆生活用品,从床单被罩到常用药品,应有尽有。
出发前的最后一晚,两个家庭一起吃了顿饭。席间,林父罕见地主动举杯:“祝你们学业有成。”
简单的四个字,却包含了无数未尽之言。夏文芳红着眼眶拥抱了两个男孩,外婆则不停地往他们碗里夹菜,仿佛这是最后一顿饭。
“记得常打电话。”
夏文芳叮嘱道,”有事随时找我们。”
“杭州潮湿,记得经常晒被子。”外婆补充道。
林父没说什么,只是递给林暮一个信封:“到学校再打开。”
当晚,林暮和盛夏挤在盛夏的小床上,像过去几个月常做的那样。明天开始,他们将拥有自己的空间,不必再担心被家人撞见亲密举动。
“紧张吗?”盛夏轻声问,手指缠绕着林暮的。
“有点。”林暮承认,“第一次完全独立生活。”
盛夏转身面对他:“我们会做得很好的。我负责做饭打扫,你负责学习规划,完美搭档!”
林暮微笑着点头。是的,他们会做得很好的。有盛夏的乐观和活力,有自己的规划和理性,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清晨,两家人一起送他们到火车站。站台上,夏文芳和外婆轮流拥抱他们,叮嘱个不停;林父则站在一旁,最后只是拍了拍林暮的肩:“照顾好自己。”
火车进站的汽笛声响起,分别的时刻到了。林暮拎着行李上车,转身看向站台上的父亲——那个总是严肃高大的身影,此刻看起来竟然有些单薄和孤独。
“爸。”
他突然喊道,“我会常回来的!”
父亲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这个小小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
火车启动,小城的景色渐渐后退。盛夏靠窗坐着,兴奋地指着沿途的风景;林暮则打开父亲给的信封,里面是一把钥匙和一张字条:【家里的钥匙。随时欢迎回来。】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林暮喉头发紧。他把钥匙小心地放进口袋,看向窗外飞逝的景色。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憧憬在胸中交织——严厉的父亲,温暖的外婆,病中的夏文芳,还有那个改变了他一生的阳光男孩。
这一切,都始于去年那个平凡的九月,一个叫盛夏的转学生闯入了他的生活,带来了光和色彩,爱与成长。
而现在,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