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前路漫漫,心路茫茫 > 第16章 十六

第16章 十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又是一个初春的星期日,风和日丽,柳暗花明。周亚平早早起床后,在洗手间忙着洗漱。妻子沈珍钰奇怪地问:“平时周日都要睡会懒觉,今天怎么呐,这么早就起床了?”

“今天有事,要去办公室,你赶快把昨晚的剩饭剩菜热一下。”

草草吃了点东西,周亚平赶忙来到办公室。

前天接到市经委通知,南方八省(区)厂长(经理)研究会联席会议召开在即,征集各会员单位企业管理方面的论文。本市厂长经理研究会把撰写论文的任务分派给了几位会员,其中就有周亚平。

重任在身,不敢懈怠,平时工作忙,无暇写作,今天是休息日,正好用来完成任务。

论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周亚平是打了腹稿的,标题就是:“厂长基本功一谈。”摊开稿纸,周亚平信笔写来。

“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都有自己的基本功,农民的基本功是扶犁掌耙,战士的基本功是射击刺杀,相声演员的基本功是说学逗唱,篮球运动员的基本功是运球投篮。

企业厂长(经理)的基本功固然要复杂些,并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但是,其中有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容易被人忽视的,这就是抓企业基础工作的基本功,值得我们深入再认识。”

“何谓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过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基本上统一为这样几项: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职工基础教育。”……

写文章这事很有意思,灵感未到时,半天憋不出一个字;灵感一到,文思如涌。此时的周亚平,正是下笔如有神的时候,刷刷地写了一大篇。但就在这个时候,“砰砰”的敲门声把周亚平惊醒。

开门后,进来的是罗文轩。

“厂长,我上你家去找你,说你在办公室,这才找过来。”罗文轩解释。

“文轩,先坐下来!什么事?”

“隔壁省的兄弟厂打电话来,说总部干部处的吴处长今天上午从他们那里搭飞机来我市,大概中午十二点多钟到达,让我们去机场接机。”

“哦,有点奇怪,总部人员从来没有星期日来基层单位的先例,看来情况有点特殊。”

“是呀,兄弟厂的同志也感到不解,原本在他们厂还有三、四天的行程安排,今天说走就走。说是接到集团总裁的指令。”

周亚平把桌上的文稿整理好,说:“文轩,不管怎么回事,你去通知司机,准备好车,我们早点出发,接回吴处再吃午饭。”

接回吴处长并吃完午饭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周亚平想送吴处长去旅店休息,吴处长没有答应,反而对周亚平说:“周厂长,请你把党委书记叫来,我们碰个头,我把这次的来意跟你们说说。”

老书记龚长贵已经退休,新上任的党委书记姓孔,是个部队转业干部,叫孔国防。

小会议室里,只有周亚平、孔国防和吴处长三人,吴处长面色庄重地对二人说:“二位厂领导,我这次到你们厂来,是计划外的。临时接到总裁通知,让我专程跑一趟。”

稍停,继续说:“按说,你们厂是集团公司下面的优秀单位,多年来各方面的反映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近一段时间来,总部收到不少关于你们厂的投诉、举报信函,另有你们省、市政府□□办转来的各种投诉、举报函件。内容五花八门,有举报你们违法乱纪的,有批评你们用人不当的,有指责你们以权谋私的。最重要的是投诉你们班子不够知识化,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知识分子,甚至打击知识分子。当然,孔书记你上来不久,这些投诉主要是针对周厂长的。”

孔国防听了大吃一惊:“啊,有这样的投诉?不可能呀,周厂长哪有做过这些事?”

吴处长严肃地说:“你们不要轻易否定群众的意见,先认真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

“没关系,孔书记,吴处这次来肯定是要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相信这些事情是可以搞清楚的。”

周亚平继而对吴处长说:“吴处长,您有什么安排,尽管跟我们说,因主要调查我的问题,我本人应该回避,不便出面,但孔书记和其他同志会全力协助你完成这次任务。”

把吴处长送去旅店休息后,周亚平回到办公室,一时心乱如麻,再也无法集中精力书写论文。

要说是听到有人投诉、举报,就心烦意乱,倒也不至于。周亚平担任厂长职务以来,各种名目的“告状”(投诉、举报)就没有中断过,时不时有上级部门转回来的信函。但凡是工厂为职工做一点好事,谋一点福利,都会有人向上级部门“告状”。

周亚平上任第一年,工厂像其它许多企业一样,给每个职工定制一套毛料制服,号称“厂服”,这样的小事居然也有人去投诉。后来,工厂组织几个人,用剩余的木料和人造革,为厂里每家每户制作了一套当时还颇为时髦的沙发,也被人举报。至于调工资,建宿舍,造幼儿园,改造厂容厂貌,增加奖金福利,几乎每件事都有人向上“告状”。

为了解决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及工厂大型集会、活动所需,工厂建设的“三用食堂”,也被人告到部、省机关,说这是周亚平巧立名目,弄虚作假,违反国家三令五申的政策而为。更为过分地是还在群众中散布流言蜚语,恶毒攻击,称“三用食堂”为“周亚平纪念堂”。

所以,对于所谓的投诉、举报,周亚平早已司空见惯,有些麻木了。而且自知这一切都是为工厂谋发展,为职工谋福利,心安理得,无愧无悔。

可是,今天吴处所说的各项投诉,可都是讲的周亚平的私德,尽管周亚平心里非常清楚,这都是莫须有的罪名,但这么集中、这么无耻地杜撰这些材料上告,究竟是为了什么?

“相信组织,相信群众,其它都不要管,干好自己的事!”周亚平在心里暗暗地安慰自己。

周亚平继续进行论文写作,一直到晚上11点多钟,论文初稿终于完成。但后来召开的南方八省(区)厂长(经理)研究会联席会议上,却是周亚平的另一篇论文“我是怎样烧‘三把火’的”被评选为“优秀论文”,并在“企业家”杂志上发表。

第二天,周亚平照常按自己的工作套路工作。

孔书记则陪同总部吴处长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并按照吴处的要求,通知各类人员接受吴处的面谈。

转眼差不多一个星期了,周五下午,吴处长单独约了周亚平在住处见面。

“周厂长,近来辛苦了!”吴处和颜悦色地说。

“不辛苦,我们在基层搞企业,天天都是这个样子。”周亚平坦然地回答。

“我知道,这段时间,不是身累,应该是心累。这么多不实之词堆砌在你身上,谁也不会好受。”

周亚平笑笑:“还好,习惯了。”

“其它事情基本上都已查清楚,这些所谓的投诉,有的是诬陷,有的是夸大其词,有的是闹乌龙。我回去后会如实向总部党组汇报,但有一件事,我还必须向你求证。当年电视机还比较紧俏的时候,你曾经用一张电视机票买过一台电视机,这张票是怎么得来的?”

周亚平毫不犹豫地回答:“这张票是市厂长经理研究会发给我的,每个会员都有。”

吴处长舒了口气:“我就说吗,这也算‘以权谋私’,莫名其妙!”

次日,吴处长踏上了返程的飞机,器材厂又恢复了常态。

但没过多久,孔国防又接到集团公司电话通知,说几天后会有一个由各个直属厂派人组成的调研组将到器材厂,进行领导班子专项调研。

孔国防放下电话,立即赶到周亚平办公室,告知这件事。

“周厂长,吴处长不是刚走吗,怎么又派这么多人来我们厂‘调研’?”

周亚平也感到纳闷,吴处长走前讲得很清楚,器材厂的事已经基本查清楚了,怎么总部还要兴师动众地组织各个直属厂来人调研?

“不行,我必须给总部干部处打个电话,问问到底什么情况。”孔国防走向电话机旁。

周亚平还在犹豫:“孔书记,直接去问,不太好吧?”

孔国防愤愤不平地说:“管不了那么多了,这不是折腾人吗。”

给吴处长的电话很快就拨通了,孔国防迫不及待地问:“吴处长,我们接到通知,说过几天有一个由各个直属厂派人组成的调研组来我厂,进行领导班子专项调研。您不是刚来过吗,还有什么问题没查清楚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