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人外有人。这个阶段的第一,保不齐就是下个阶段末尾。人总是不断攀升。等到了凤尾,才发现自己原先竟是鸡头。
没有人永远孤独求败,巅峰永远书写在未来。
就算只论现在,能位居某个领域顶点的人也是极少数。况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很多领域本就没法直接排个高低。
这样一来,沿途的风景和战利品就尽显含量。
为什么而努力,朝哪里努力,都是问题。
夏霖此前没太思考过,原因有很多。
主要原因的话,一是因为她从小体弱,所以“身体优先于成绩”的概念早就根植在她心里;二是父母的基本面以及成就始终比她强;三是自己虽然算不上高智商,但也算不上笨,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不担心触底;四是她物质欲确实不高,没必要的钱基本不花,对奢侈品也没兴趣。
加上各种娱乐产品的诱惑,让夏霖觉得,这样的生活倒也多彩丰富。
直到遇见曹宇青。
倒不是说曹宇青让她变了一个人,而是他的出现,拔高了她给自己设置的上限。
累与不累、难与不难、会与不会,都是相对而言。
夏霖也是。
她习惯了那样吊儿郎当混个中上游,所以没再进行什么尝试,默认这是舒适区。
可曹宇青改变了她对“努力”的概念——教给她思路,让她事半功倍。让她看到进步,爱上提高。然后用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感化她,让她持之以恒……
老实说,夏霖确实已经习惯了如今的强度。哪怕让她放风一天,她也还是这样度过。
假期里,没了学校那种“每个人都埋头苦干”的氛围,曹宇青对夏霖的影响就更大了。
曹宇青会在“时不时莫名其妙断联”的前提下,与夏霖保持密切联系。
遇到好题?一起分享研究。
有新副本了?约好时间,刷完题马上去。
因为曹宇青上线时间不稳定,二人闲聊的机会倒是比在学校更少了。
而夏霖也没有把时间单独浪费掉。
她觉得,游戏还是有曹宇青在更好玩。加之假期的副本活动比较耽误时间,所以她总是把看书籍影视剧的时间都省下来,尽可能多学习,方便到时候配合曹宇青的时间,一起打副本。
这样的变化,让她觉得每一天都像做梦,美好、充实得不真实。
她有了恐惧,害怕曹宇青像对那些“完全没可能再提高”的人那样,对她露出那虽不带鄙视,却失望难掩的表情。
直到现在,她也找不出“曹宇青愿意跟她关系融洽”的根本原因。
但从“立志愿”的那天开始,她就知道,如果因为高考而分道扬镳,就真的很难再见了。
她从没担心过曹宇青。除了她,那些老师、家长、同学更没担心他。
曹宇青嘛,一个进化完全了的学生形态。要能力有能力,要成绩有成绩,还那么稳定,能出什么问题?
但她不一样。她知道,如果当初没有曹宇青指点,她根本尝不到“轻松胜利”的甜头,更不会像后来那样主动努力进步,然后为了目标而保持血性。
虽然她有动力后,成绩是很难大幅下滑了。但学如逆水行舟,她又不至于聪明绝顶,所以距离“稳妥”还有距离。
因为这段距离,她才不敢松懈。
对于曹宇青的稳健,也一直当未解之谜看待。
自己的动力是“想和曹宇青继续这样共同奋斗的生活”,但曹宇青的动力,又是什么呢?
难道他从记事开始,就是这样一幅无敌的模样?
嗯……也不是没可能。
对曹宇青的过去,夏霖没太了解。他没主动提过,夏霖也不是爱八卦的人。
她只知道曹宇青的父母和自己父母情况差不多,连“父母都比较忙”、“不时时刻刻盯着孩子,却也不许孩子离自己太远”都差不多。
而且他俩都算“在半放养环境下,还没长歪”的人。可能正因如此,她才从最初就觉得曹宇青亲切,也更惊叹于曹宇青的水平。
虽然曹宇青从来不摆架子,很是平易近人。但夏霖一个人的时候,还是经常觉得和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她努力了,也做到了,但骨子里的某些东西,确实很难改写。
可毕竟,现阶段还有目标,不是吗?那就先完成目标,再说别的。
就这样,夏霖虽然心态起起伏伏,但成绩终于稳定地和曹宇青争夺着一二名,加之二人几乎形影不离,且形象都不错,一度成为校园佳话。
但夏霖心中的恐惧,就更大了。
她习惯了保持这个节奏努力,却也习惯了待在前几的位置,不敢想象自己跌落时的惨状。
那帮总是敌视她的人只是一部分,但其他人呢,心里就没有对她的一点不满?
她怕啊,怕极了。
害怕自己失去成绩优势后,继而失去现有的一切。
所以努力,努力,再努力,终于——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