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她冲妈妈说道:“妈,先把户口本找出来给我。”
妈妈问:“你还没说呢,你要户口本干什么呀?”
“要跟外面的人偷偷领证呀?”姑姑说着风凉话。
李争争冷笑一下,说:“姑,我迁户口,从今以后我自己顶门立户,我的户主是我自己了。”
“迁......迁户口?迁哪儿去?”爸爸着急地问。
李争争伸手扶住爸爸的胳膊,蹲在他身边,说:“迁去北京,我现在够资格落户了。”
妈妈王惠进里屋拿了户口本出来,交到她手上,问:““你又买房了?”
李争争捏住户口本,说:“不,是别墅。”
“别墅啊?”姑姑看着她,眼睛里流露出难以名状的神色。
“姑,别惊讶,没什么。”李争争云淡风清地说,而后她拿起车钥匙,对父母说:“我去前院儿看看郭奶奶,你们聊着。”
郭奶奶人很好,从小看着李争争长大,小时候家里没人,李争争总是带着妹妹去郭奶奶家蹭饭,还在人家写作业、看电视,有时候衣服脏了,郭奶奶还给她们洗衣服,送她们上学,连她最喜欢的剪窗花儿都是跟郭奶奶学的。
李争争从后备箱里搬了几箱营养品到郭奶奶家,她从来不认生,到郭奶奶家就静下心来陪老太太呆会儿,帮她调调电视机的台,设置一下老人机的铃声,连郭奶奶的助听器都是李争争给配的。
李争争从郭奶奶家回来时,姑姑已经离开了,妈妈正在拌饺子馅儿,见她回来,问:“拿的什么呀?大袋小袋的。”
“郭奶奶煮的花生,还有冬枣儿,小时候种的那棵枣树还挺能结果儿。”她把手里的东西轻轻放在茶几上,“还有柴鸡蛋,郭奶奶自己养的鸡下的,给我拿了好多,也不知这老太太去哪儿买的鸡蛋收纳盒儿。”
妈妈笑了笑,说:“她从咱们家拿走的,特喜欢,说有了这盒子就能给你攒鸡蛋了,这老太太呀,自己都舍不得吃。”妈妈说。
“我就说少拿点儿,她全装给我了。”李争争哭笑不得。
“没事儿,给你就拿着,老太太打小儿就疼你。”妈妈端起拌好的饺子馅儿往厨房走,问她:“咱们今天晚上早点儿吃饭,吃完你再走吧?”
李争争扶着妈妈的肩膀,说:“嗯,吃完再走,要不我大老远儿折腾一趟太亏了?早就馋饺子了,妈,你拌好馅儿,我跟你一起包。”
“那么多年了,你还会包饺子吗?”
“开什么国际玩笑?我那是童子功。”是啊,那是李争争的童子功,她从七岁起开始照顾弟妹,洗衣做饭,养狗喂猪,割麦子,掰玉米,刨花生,挖红薯,种蘑菇......什么脏活累活她没干过?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拿起一看,是工作微信,她底头回复消息,父亲却好像坐立不安。
父亲从来都不知道怎么和女儿交流,他总是沉默不语的,过了良久,他问:“要看电视吗?那儿有遥控器。”
“好嘞。”李争争回完信息,随手打开电视,舒服地靠坐在沙发上,“爸,你喝水吗?”
“不喝,要喝我自己倒,争争啊,你给爸看看手机,爸这个手机老是解不开锁。”李武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手机,伸手递给李争争。
李争争接过手机,按下开关键,屏幕就亮了,“这不好好儿的吗?没问题啊。”
“你给我重新录一下指纹吧,老是不好使。”李武说。
“噢,那好说,密码多少?设置一下就行。”
“密码就是123456。”
“行,咱们重新录一下。”李争争找到相应的设置,弯腰在李武的身边,让他按照手机提示录入指纹。
李武把大拇指在衣袖上搓了搓,然后小心翼翼地按在指纹感应区。
请重新放置手指!屏幕上显示几个大字。
李争争拿纸巾擦拭手机屏幕,说:“爸,再试一下。”
李武又搓一遍大拇指,再次按在感应区。
请重新放置手指!
“爸,给我试一下。”李争争在屏幕上轻轻一按,屏幕上的指纹图样就有了显示,“为什么我可以?你是不是手指没放好?”
“帮我拿张湿巾。”李武对李争争说,然后他换作食指,用湿巾擦完屏幕又擦手,再次小心地按在感应区。
请重新放置指手!还是未识别到。
“没事儿,慢慢来。”李争争这才意识到可能是父亲的指纹都磨平了,她侧脸看着手机屏幕,眼睛“唰”地一下就红了。
李武平日里都用左手解锁,因为右手拄单拐的时候多,他试完了左手,要试右手,李争争忽然打断他,哽咽道:“爸,我们不试了,我给你们买新的,咱们买脸部识别的手机。”
“不用,我再试试。”李武捧着手机继续按,李争争不管不顾地抽出手机,拉起父亲的手。
父亲的手掌宽厚生硬,指尖因常年劳作而指纹残缺,每一次识别不出的指纹都是父亲锄泥搬砖的映照,李争争捧着父亲布满伤疤老茧的手,泪水不自觉就滚下来,她低下头,偷偷抹去眼泪,“爸爸,咱们不试了,这个手机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