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红楼]闺蜜重生要抢亲,给她! > 第68章 针砭时弊

第68章 针砭时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若溪长舒一口气,“一步步做吧,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好在他们还有几十年,只要把时间跨度拉长,总能把这些事做成的。

如果在她闭眼前,能解决粮食问题,那便是大功德,也为这个世界的华夏,开辟了全新的华章。

“我那里还有产业,变卖后能凑出一百万两,”可六皇子却不愿意放弃。

“不行!”

“不行!”

林若溪和林如清同时提出反对,做这些事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还要源源不断投入,六皇子的产业都耗光了,后续怎么办?

而且他已经决定夺嫡,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抽调所有资金做这个。

林如清说的很直白,“等你坐上那个位置,才能真的支持我们把计划开展下去。”

六皇子欲反驳,但两人都不同意。

这是第一次,他们吵得不可开交,来回辩论。

最后,六皇子被林若溪说服了。

他第一次知道,若溪竟然如此好口才,论据清晰,论点分明,说完会让你觉得不支持她,定然是脑子有病,思想不成熟,疯狂且鲁莽。

“好吧,又是疯狂且鲁莽,”六皇子失笑,他最近都快被这两个词淹没了。

说不赢,他也只好妥协。

最后经过商量,他们都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关于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的研究作为重点,其他辅佐研究。

林若溪拨了三个庄子,又费时费力找了不少种田好手,另外还从全国征集对种田感兴趣的文人一同参与此事。

不需要来到京城,只要有想法,想法有可行性,林若溪便支援一笔钱,让他们在当地购买田地,找农人一起研究。

林若溪每年会派人探查研究结果,只要是真的在做事,而不是敷衍了事,或者骗钱,第二年依旧会支援经费。

如此,林家不需要管理各个地方的研究,只需要提供大致的想法和方案,然后拨款,顺便审查就可以了。

当然,京城这边是她重点盯着的,也是支持力度最大的,有她时时盯着,希望不要走偏。

这件事差不多就这样交代下去,有了方向和操作指南,就不需要他们再忙前忙后了。

林家有的是人能干活,六皇子也能提供一批,他虽不入朝堂,但交友广泛,与一些不慕名利,耕读之家出身的文人很是要好。

他暗中拜访了一些人,说明了前景和想要达到的效果,引起了这些人的兴趣。

古代的隐士,从来不是不事生产。

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更关心粮食百姓,除了真的只喜欢文学的,也有不少人熟读农书,了解田间地头的一切。

他们还懂天文地理,能简单预测天气,和农民靠经验异曲同工。

有了他们参与,在试验上可以更精细科学,这在古代叫‘格物’!

把事情都安排下去,他们终于有时间关注朝堂,也被到现在还没平息的乱相惊到了。

“这么执着吗?”林若溪不解。

谁游行是天天如此,一坚持就是一个多月,那些文人是真的没事干吗?

“不,他们可忙了,”林如清好奇去看了一回,忍不住失笑,“他们可不是只有抗议,而是天天聚在一起,讨论文学诗词,对朝政针砭时弊。”

随着他们不断交流,目前朝廷存在的各种弊端,也被一一提了出来。

更重要的是,这帮文人是真的有才且敢说。

他们不仅提出了问题,还在群策群力下,给与了解决方案。

有些当下就能用,而有些改一改也能用,剩下的或许用不了,但也是一种参考方向。

自从这件事开了头,林若清便让人每天收集他们说了什么,提出了什么建议,一一汇总起来,越看越惊奇,“他们还有这本事?”

林若溪也觉得有意思,这绝对是高素质智囊团了。

可不嘛,能参与进来的无不是闻名已久的大儒,太学学生,以及有了功名的秀才,举人,进士。

其实都是全国最顶尖的人才,只是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或者还未进入过官场罢了。

但不代表他们就不懂了,相反,正因为没有陷入官场中,反倒看得更清楚。

对于目前朝廷有什么问题,可以怎么改革,那是越辩越明的,道路都渐渐清晰起来。

林若溪恍然大悟,“这就是你的目的,把一切都摊开来看看。”

六皇子洒脱一笑,“二十年前,和现在几乎如出一辙,不是吗?”

二十年前皇帝昏庸,皇子党政,大臣或私心或战队,全都卷入漩涡当中,各个身不由己,只能看着王朝迅速沉沦,走下坡路,而没有一个人能跳出来力挽狂澜。

更糟糕的是,外族发展已经成熟,正磨刀霍霍向猪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