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找了好几家,因为确实病情严重,那些大夫只做了登记,买药回来后,便把砒霜拢到一起,自己服下了。”
“他的社会关系查了吗?”
“查了,只和来喝酒的人接触过,不和任何人亲近,他应该是知道凶手是谁的,主动闭店一天,给凶手提供了杀人空间。”
“再去调查,我不信张指挥到酒馆的一路上没人看到,”萧承轩绝对无法容忍火烧贡院的幕后黑手登上高位。
如此丧心病狂,要是成了帝王,大乾朝岂会安稳?天下百姓要怎么办?
“还有,负责贡院修缮的工部官员和匠人一定有人知道,把他们一个个都给我调查清楚!以及在贡院巡逻的军丁,他们在贡院巡察,总有人发现异样。”
“可是我们人手不够,还有此次巡察的军丁是三千营调来的,我们也......接触不到。”
之前六皇子为了避嫌,从不去接触京城各大军营,现在有需要时,想调查也不容易。
而更糟糕的是,不过片刻,就有人来报,“工部两位官员在牢里畏罪自杀了,而工匠们招出让他们刷火油的,正是这两人!”
“呵,这灭口的速度可真快啊!”六皇子气笑了,同时也更肯定,事情绝对不是二皇子干的。
他已经被关入凤阳高墙,已经没机会出来了,那把罪责都推给他就是,何必畏罪自尽?
除非他们知道,事情不是二皇子干的,为了自己不在重刑下吐出真相,直接一死了之。
这样他们的家人兴许还能保下一命!
朝中能有此威势的,除了太子,便是三皇子!
萧承轩目光眯了眯,五皇子不可能,甄家在江南经营的不错,堪称土皇帝,但在京城没有多少份量。
五皇子拉拢到身边的人,都是通过甄家提供的银钱收买,让他们帮着摇旗呐喊行,这种杀头的买卖绝对不敢干!
太子有这个实力和足够的利益叫人臣服,只要未来太子登基,他们的家族便会扶摇直上。
此时卖命,不过是为家族其他人铺路罢了。
而三皇子......文人气甚重,有时还有点心软的毛病,更是怜香惜玉。
很少有人会把杀伐决断和心狠手辣与他联系到一起,六皇子也不觉得他能做到这个地步。
但宫里的贤妃?
六皇子想起幼年一件小事,皇子小时候都居住在皇子所,由奶嬷嬷负责照顾教养。
每个皇子有四名奶嬷嬷,三皇子小时,很是喜欢依赖一位刘嬷嬷,后面她便莫名其妙犯了错,被撵出皇宫。
这并非个例,而是从小到大,三皇子身边的人,但凡他亲近喜欢的,都会因各种原因犯错被排挤出去。
渐渐地三皇子便不与宫人亲近了,一心一意依赖贤妃,有任何事都要去询问贤妃意见,是整个皇宫,对母妃最依赖最亲近的。
太子母后早亡,二皇子虽然亲近刘贵妃,但个性强硬,一向是刘贵妃顺着他。
四皇子很小便没了母妃,五皇子个性霸道,甄贵妃溺爱,养成他颐指气使的性格,对甄贵妃虽有孝心,却既不恭敬也不会过分亲近。
他自己就算了,和母后相处还得时时小心,处处注意,免得惹了皇帝的眼。
所以唯独三皇子,是最亲近孝顺母妃的,这也让他有了一个好名声,叫文人推崇。
可以说,三皇子的性格脾性,是贤妃一步步引导出来的。
后来出宫,六皇子曾经查问过,发现伺候过三皇子的人全都消失了,一干二净,一个都没留。
他便知道,贤妃这个看似温良的女人,实则心狠手辣。
而火烧贡院能一举毁掉二皇子,要是操作得当,还能把线索引到太子身上。
六皇子甚至觉得,或许皇帝已经隐约查到与太子有关,故而干脆利落结案,让二皇子背锅!
但也有可能太子动手,彻底拉下二皇子这个对手!
无论如何,六皇子不想放过这人,更不愿他登上帝位,祸害朝纲。
所以哪怕顶着皇帝的怒火,也要一查到底,就算为了朝廷威严,皇家脸面,不把事情揭露出来,也要知道真正的凶手是谁,而不是稀里糊涂的,让这件事就这么过去。
“殿下,举人徐瑾瑜携几位考生拜访,说有线索提供。”
“哦?快请!”六皇子双眼一亮,正愁人手不够,线索断得太快,这便有人提供了。
“殿下,我与同窗走访了京城大小店铺,发现预购买火油的人是工部一名小吏,此人潜逃在外,并未被捉拿归案,请殿下派人追查。”
也并非人人都不惧死,这个小吏发现不对劲,连夜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