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姐,你当真没有一点感觉么。
……
李临书独自在房中打坐,等听到屋外的敲门声,她才看向窗外,天光大亮,此刻大约是未时了。
她大手一挥,房门顺势而来,程仙正在站在门外。他手里端着热粥素菜,还不等李临书说话,就自己走了进来。
“大堂之中这么多座位,你偏要到我的房中吃?”不知为何,程仙只觉得李临书的语气格外冷淡。
程仙动作一顿,解释道:“师姐误会了,我这是特地为你准备的。”
李临书皱眉,再一次提醒着他:“我早没了口腹之欲。”
程仙兴致眼见得黯淡下来,本欲强颜欢笑,对上李临书的冷眸还是忍不住面露难过:“……我忘了……我以为师姐参悟的是自然万物,对这些并无在意。”
李临书挑眉看他。程仙这番说辞,倒是颇有几分琢磨意味。
也罢,她没再计较,正要让他把吃食都端出去,程仙却忽地开了口:
“师姐,我方才在楼下探听到一些消息。”
李临书眸色转向他,示意他继续说。
“我本来是去厨房做这鱼粥小菜,”程仙故意提到这两样东西,颇有邀功模样,让李临书只觉好笑。她耐住笑意,没打断他,倒让人有些失望。
程仙继续道:“我听厨房里的人闲谈,仿佛是这青州城里,经常会有房屋走水之事发生。”
“走水?”李临书细想了想,想到之前路过长街之时,的确有看见几处无人居住的旧宅墙壁漆黑。如今仔细回忆,倒像是因火灾被熏黑烧焦了的。
当时两人只顾去找那青鬼,也没在意此事。
李临书点了点,示意程仙往下说。
“青州城多矿产,城中不少人都有私炉冶炼铁器,若因此发生火灾之时,倒也说得过去。”程仙按照自己的想法解释,随后变了语气,奇怪道:
“可我听说,这发生火灾的好些人家,家中都是原来都是有着壮年男子的。”
李临书细眉微蹙,接下他的话,“那这些人家,可还有别的特征?”
程仙想了想,道:“似是……家中多男丁,或鳏夫。”
这便有些奇怪了。程仙忍不住说出自己的猜想,“莫不是这城中还有着我们不知道的女鬼在?”
李临书冷了话语,对这话有些不喜:“这话无凭无据,也是妄言。如何男子有祸,便要怪到女鬼身上?两者并无必然的联系。”
程仙被怼,自知话语不当,忙点头道歉:“是我偏见,还请师姐见谅。”
只是这失火之事,若非有人找上他们,如今只凭几句话语闲谈,两人也管不上。
李临书看程仙也休息的差不多了,道:“那我们便再去那青鬼处看看,如今这青天白日的,有些事情是该说清楚了。”
两人沿街去到青鬼宅子,对方仍是大门紧闭。高墙之外,门可罗雀,内院捶打铁器的规律声响传到街外,没有普通人借力的吭哧声,只觉那主人力气大,是个隐忍的。
程仙叩门唤人,两人等了半晌,粉衣小姑娘启了一条小缝,探了身子出来。她眼神先是落到李临书身上,眨了眨眼,神态可爱,这才又开口道:
“我家主人说了,让你们明日再来。”
李临书不好发作,只好与程仙又回去。
等到第二日,那小姑娘还是一样的说辞。
也罢,李临书耐了耐,两人再次无功折返。
第三日,第四日,终于到了第五日上午。
李临书与程仙预备着,若那青鬼再是拖延,两人便必定使出手段。不料,还不等到那青鬼家门口,一个妇人在长街上直接撞上了李临书。
那妇人在街上奔波许久,头发散了,衣裙也脏了,没顾着前面撞上了李临书,见人是个仪态不凡似道士模样,也不管不顾,猛地跪下,开口哭诉求道:
“师父,求您帮帮我,我求您了……”
李临书皱了皱眉,耐住难与人接近的性子,欲将人扶起,问道:“你先起来,发生了何事?”
妇人抱住李临书的大腿,哭着要李临书先答应才肯起来。
李临书扶额,制住程仙打算干预的动作,无奈同意。她伸手向妇人,一面扶起她,一面安慰道:“你先起来吧,我们答应帮你。”
那妇人忙地磕头谢恩,顺着李临书搀扶的手势站起身,也不顾眼泪鼻涕糊在面上了,放肆哭诉道:
“您一定要救救我那夫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