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尤其强调了今日所发生之事:“山神大人,小辈今日替人解决矛盾之时,街上冲出来了一支名为“啸山起义军”的队伍。据我所知,这啸山起义军乃淮池百姓做组,目的是推翻新政,可是……”
她说着渐渐皱起了眉。
山神轻道:“你有所不知,吾也是这两日才在山中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就在挽云山。为首者带领了数百人至山中一洼地处进行训练,想来必是要炼成一支大军与朝廷相抗。”
黎宥心道这个啸山军还真够厉害的,她严肃道:“山神大人,您可知,今日大街上,成百上千的百姓在啸山军的鼓动下,皆加入了他们,扬言要跟朝廷打一仗?”
山神无奈道:“看来吾没有看错,这个公孙氏一无所能,久留必坏淮池国运。”
黎宥道:“可是……他们这是要打仗啊,战火会让多少人失去家,失去安稳的生活?山神大人这是,默许了他们的行为?”
他摇头:“吾并非此意,只是,你看起来很担心战争,吾能知道这是为何吗?”未等黎宥回答,他徐徐地叹了口气,“战火虽可怕,却是解决问题最快的办法。百姓们在大朝之下可谓没有任何优势,唯一的力量,便是人多。人多最好办的,便是造反,起事,打仗,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改变如今的处境。”
黎宥咽了口口水,道:“我……我曾因战火失去了所有家人。”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只是不理解,为什么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不可。再说了,他们若有朝一日真的把公孙氏打下台了,又有谁会接续淮池的政事呢?就算有人当上了新国主,就能避免以后都不会再有战争了吗……?”
山神沉默不语,他眼中有些许哀怜地看了看黎宥,又用薄凉的眼神望天。
见山神不语,黎宥缓缓抬起头,小心翼翼道:“是我说错了什么吗?”黎宥很少发出疑问,更是不曾质疑自己,但自从见了山神,尊卑礼教似乎就把她捆住了。她将山神摆在心中至高的位置上,把自己变成他脚下的微风也好,云彩也罢,她只是想让淮池再好一点,让黎民百姓再安康一点。
“你跟吾来。”山神道。
他乘着缥缈的云雾转身走去,黎宥起身追赶。
他们停在一座高大宏伟的建筑面前,雕刻着繁复花纹的大门之上,亦有一个亮眼的牌匾,题字“山神大殿”。这里与上次幻境中的山神殿不一样,黎宥心想。
山神合眼,将两手合十置于胸前,少顷,大门沉重缓慢地打开。
殿中有使者和神仆□□,各司其职,见山神进门,他们皆上前迎接。
山神对一名使者说了些什么,那使者就拖来几箱厚厚的书册。其中一卷在面前的紫檀木桌展开,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符号文字,黎宥问道:“这是……”
山神道:“淮池五百年,这些书卷记载着前半段时间的香火情况,旺盛而稳定。而这一卷,”他虚虚一指桌上的书卷,“是二百五十五年至今的香火记录。”
黎宥倒吸了一口气:“为何两百多年来香火只有一卷书?”合着同样的时间却比以前少了几大箱的书卷,怪不得关于山神的故事几乎消失了,山神成了传说里的人物。
黎宥知道,香火对于一个神来说有多么重要。神与人之间应是一个互利共生的关系,而不是山神一个人在单方面保护百姓。
她一下明白了山神想表达什么。也就是说,如果大家仍像以前一样祭拜山神,那淮池一定不会比现在差,至少,撇开迂腐的朝政不谈,那压在深山下的妖怪力量也不会轻易复出,山中树木也不会尽数枯萎。
山神道:“你不愿战火连天,吾甚能理解。这些书卷,你也看见了,祭拜山神的香火这几年来近乎没有。”他挥挥手,使者便来把书卷仔细收好,“若你有能力改变这一死状,淮池也许……不会太差。但是吾要给你一个提醒,无论如何,如果那所谓啸山军仍执意战争,吾是阻止不了的。你亦最好不要过多插手此事。”
黎宥想说的话被噎回肚子里。方才她还以为,只要香火能重归鼎盛,就不会再有争战。这下看来,虽然不算太差,但是她仍心有余悸。
使者端来茶水,杯盏是用玉石做的,精雕细琢,晶莹剔透。晨露收集在大荷叶里,品之犹有山风之息。
不知这里到底有何魔力,到了这里,总让人想把心中所有的秘密都抖出来。
黎宥集中精神,斟酌之下,她还是开口询问:“对了,那个……上次幻境之后偷袭您的人,我未能除掉他,是我的失利。”
山神闻言,很是出乎意料,他道,“他么,”露出一丝苦笑,“伤害不了吾的。倒是你,做好不用做的事便好,莫要心有杀生之念才是。”
黎宥点头。她总觉得这话有点熟悉,和嵩说过的“你杀不了我”很相像,无论是眼神还是语气。她没有多想,总觉得精神无法集中,看来今天不适宜奔波太久。
走之前,山神用极小的声音低语了一句话,但是黎宥耳尖,还是听见了:“如果可以,希望他们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