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旁边的人没听清她说的话。
“我说,她是谁?”
“你是大一的啊?”见祁妍没反驳,她继续解释,“那就不奇怪了,她是我们学校的校花,大三法学系的,长得好看,成绩还好,年年专业第一。”
“噢。”祁妍看着台上的人随意地回着。
旁边的人没想到她是这种反应,刚准备说什么,却听见主持人让全场肃静。
辩论赛,要开始了。
祁妍发誓,这是她有史以来看过最精彩的一场辩论赛。
这场比赛的主题是“人是(不是)群居生物。”祁妍以往看的比赛,两方辩手要么剑拨弩张缺少语言艺术,要么就是过于突显语言技巧而忽视了论点。但是眼前的比赛让她想起了书上看见的“白马非马”。两者并无直接关系,但是赛场的氛围却是像书里的论学一样,从容文雅,条分理析,张弛有度。而这控场人则是反方三辩——魏婧玲。
如果说祁妍一开始惊艳于她的外貌,在听见别人的讲述后觉得是言过其实,但是此刻她被台上的人折服了。
魏婧玲作为三辩,需要随时应对对方的刁钻问题,还要时刻准备应援一辩和二辩,同时还要在看出对方语言漏洞时把握时机适时反攻。祁妍在想,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去三辩呢?让她作为一辩不是更好吗?
上半场很快就结束了,两方打成平手,中场休息的时候正方都在一起讨论接下来的辩论走势,可反方却各自坐在位置上休息。最让祁妍疑惑的是,三十分钟过去了,无论是正方还是魏婧玲这边其他两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喝点水。但魏婧玲没有,她是真的不渴吗?
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很快过去,比赛也即将进入白热化。
祁妍本以为下半场魏婧玲会继续之前的场风最终拿下冠军,但是她却一改之前,变得少言寡语。明明她全神贯注地听着对面和自己队友的激烈的言论,却没有一点要发言的意思。即便是场下不怎么看辩论赛的人也看出了,人群开始骚动问为什么魏婧玲不发言,声音都已经大到影响比赛的进程,主持人不得不出面压制纪律。
“你说魏婧玲是在给她另外两个队友让分吗?”旁边的人凑进小声地问祁妍。
“你也看出来了?”
“感觉魏婧玲两个队友不行啊,对方的问题说一大串说不到点上反驳,最后剩一点点时间给魏婧玲让人家怎么发挥。”
自由辩论环节是从正方辩手开始自动轮流发言,每方限时五分钟,各方辩手团体内自由分配这五分钟的时间。
如果上半场祁妍是看得兴味盎然,那么下半场就是如嚼鸡肋,甚至还很憋屈,明明在魏婧玲的加持下胜算很大的,但是现在明显即将落败。
祁妍心里简直比自己受气还难受,她忍不住出去透透气。吹了一会儿风,祁妍心里缓解多了,她想起了台上的魏婧玲,感觉她好像也被针对了。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祁妍在楼道的贩卖机里买了一瓶矿泉水,又重新回到了赛场,刚好赶上观众问答环节,祁妍以为反方已经输了,心里不平正愁找不到地方发泄,她也举起了手。
主持人是一个男生,他一眼就看中祁妍了,“这位同学,来,请选择台上的辩手提问。”
祁妍大大方方接过主持人手里的话筒,“我想向正方辩手请教,刚刚你们说‘人因为聚集在一起,才产生了创造的火花,使时代进步;还有提到孤独感验证了人类对社交的本能需求。’从而得出人是群居动物的结论。我可以这样认为吗?第一,物质层面你方认为只有群居才能得到创新,对吗?”
“是的。”正方三辩想着比赛已经正式结束,问答也是走个过程,也无所谓祁妍说什么。
“第二,精神层面你方认为只有人与人产生交流才能进行精神上的慰藉,对吗?”
“是的。”正方一辩听见祁妍话里的绝对词心里觉得不对,正想拉住二辩自己回答,却没想还是晚了。
全场的目光聚焦在祁妍身上,魏静玲也很是意外她会这么问,更没想到正辩方这么容易中了她的套。
“好,我不能完全否认以上你方观点,但是,我也不赞同你方观点。首先从物质说,无论是古代的钻木取火还是后来的鲁班造锯,终究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创造,所谓群居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条件;其次从精神讲,孤独感并不直接取决于人群相处,我喜欢看律法案例,往往可以在图书馆坐一整天而不枯燥,相反,一些人聚群集族却矛盾不断,甚至还会产生心理疾病的。”
“所以,我支持反方论点,人,不是群居生物。”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明,谢谢大家。”祁妍卡在最后一秒刚刚说完。
正辩方眼睁睁看着自己被祁妍拆台,自己却什么都不能辩解,因为按照规则对于对方的问题他们已经回答过了。抱着比赛已经赢了的骄傲心理他们也不想再继续和祁妍辩论,本来他们就是奔着奖项来的,可真正把证书拿在手里的时候,几个人都有种虽胜犹败的感觉。因为场上观众都在欢呼,但是喝彩对象不是他们,而是祁妍和魏婧玲。
“魏学姐,水。”祁妍说完心里的话畅快多了,志气昂扬地走到台上叫住魏婧玲。
魏婧玲正在整理桌上的辩论稿,没想到比赛结束后会有来找自己。台上的光线十足,她祁妍明净的面容出现在她眼前。
“就当时刚才不小心撞到你赔罪了。”祁妍以为她不好意思接,又笑着往前递了递。
“谢谢。”魏婧玲确实很渴,最后还是收下了那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