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千丞打开盖子,取了一点到李盛月跟前的小碗里,做的是汤圆。
李盛月不太爱吃这东西,腻味得很,总觉得吃下去不消化。
好在舒太妃做的丸子小,个头也就比酒量圆子稍大,适合一口一个。
李盛月吃了两个,味道倒是很不错,淡淡的清甜。
狐狸眼眯起,高兴道:“太妃娘娘在外头真清闲,不用理会烦恼人,如今还有了厨艺精进,我瞧我御膳房里的御厨,都打发去跟着舒娘娘好好学学才行。”
舒太妃笑了两声:“陛下肯赏脸,便是不错了。”
李盛月将贺千丞盛出的那点吃完,才去吃旁的菜。
觉得半饱,就懒得动筷,坐在桌边等舒太妃一道下桌。
小忠小义两条狗围在他脚边蹭来蹭去。
他低头,抓住小忠两只厚实的大爪子,逗了片刻。
舒太妃放下碗筷,慢条斯理道:“陛下,年关时,恒亲王可是要回来?”
“西北战事急,恐怕不会回来。开春战事稳定后,我叫人去收拾尾巴,到时叫他回京见太妃。”
李盛月微笑道:“太妃有一年未能见到老七,确实该想他了。是朕的不是。”
“何必说这样的话,”舒太妃慢慢道,“皇帝肯让他出征西北,是给他机会,是他的福气。不必在意我这个在佛寺吃喝不愁的闲人。”
舒太妃说话说的直,没有阴阳怪气的意思。
当然,是因为李盛月聪明,听得懂她的意思,不需要弯弯绕绕。
她与太和帝说话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直接的口吻。
因为太和帝没脑子。
李盛月垂目,捏着手中软乎乎的狗爪子,逗得小忠疯狂摇尾巴。
他的脸色没有方才刚见舒太妃时和善了。
彼此双方都知道是因为李明濯。
但双方想的又不一样。
李盛月想,舒太妃做这碗汤圆,为的是李明濯。
算是明晃晃的算计他,但他还是吃了。
忽然问:“太妃娘娘想出去么?”
“江南秦家还在呢,如今虽不如十几年前繁盛,也还算不错……”
“皇帝,”舒太妃打断他,“您是好心,我心中明了。但这是过去许多年的事,早便有了各自的路。”
舒太妃语调嘲讽:“况且。秦家不见得还记得我。”
李盛月本是想着送舒太妃去江南,找那个她从前钟意的公子哥,算是成全她年少时的感情。
更是想着趁现在他还没有与李明濯搞起来,将舒太妃摘出去。
免得后面,舒太妃跑来宫中向李明濯求情。
难保他不会一怒之下连舒太妃一起砍。
见舒太妃拒绝,李盛月便明白过来。
说的也是,当年面对还是王爷的太和帝,都不敢出面,藏得那样死。
不是什么良人。舒太妃早就看透了。
她这样通透,李盛月就更加欣赏她。
在李盛月思索着到底要怎么处理舒太妃的时候。
舒太妃忽然主动提起李明濯。
该说,她这一趟本来就是为了李明濯。
李盛月收回落在两条狗身上的视线,用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舒太妃,等待她说话。
就见舒太妃用一种淡漠的语调道:“皇帝,这样说来托大,但我知道,你是认我做半个长辈的。我便斗胆与你直说。”
“想请皇帝一个恩准,在李明濯未主动犯上背叛陛下前,请陛下莫要对他下狠手。”
舒太妃眼神闪烁,低声补充道:“他应当没有背叛陛下的心意。”
她想到李明濯送给她的密信,觉得李明濯疯了。
舒太妃看着对面尚未及冠的小皇帝,算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
宫中唯一没有母妃庇护,孤儿般的孩子。
这种孩子,为了长大,必然要冷性冷情。
难得有一点情分,已经是格外特殊。
他不会看不出她那点算计。可还是接受了她的算计。
舒太妃又轻声说:“自然,若是真有那一日,他背叛了陛下。那么陛下也不必顾忌我这个母亲。便该如何是如何。”
她说的冷漠,大有种李盛月实在要砍李明濯,那砍就砍吧,别牵连她就行。
李盛月为自己的想象感到好笑。
于是就笑了,笑够后才道:“好,好,这是自然。”
他欣然道:“太妃娘娘与我想得没有二般,极好。”
一拍即合,只要舒太妃不为李明濯求情,他与舒太妃就还是这种关系,不用费脑筋去考虑更多。
舒太妃看着李盛月这副笑容轻松的模样,在心中叹口气。
只希望真到那时候,皇帝还记得他答应的话。
她的心渐渐变冷。
她是管不了李明濯的。
李明濯性子与她是像的,哪怕是要撞破南墙,旁人劝也没有用,唯有等自己放下看清的那天。
可李明濯到底是她亲儿子,费大力气保下来,生出来养大至今。
她要为她亲儿子争一个活命的机会,是用自己与皇帝的情分帮出来的机会。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做到这一步,算是她这个为娘的生他一场,尽责尽力了。
之后能如何,全看他自己的命够不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