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急诊室不宜心动 > 第1章 Chapter 1

第1章 Chapter 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顾云来靠在头等舱柔软如云的真皮座椅上,头微微后仰,眉心拧成一条不易察觉的细纹。左手还握着一份厚得发烫的合作草案,食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文件边缘,机舱内的空气干燥得几乎刺痛肺部,每一次呼吸都像被无数细微尘粒割过喉咙,他吞咽了一下,舌尖泛起血腥味,却没能让他停下工作。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不是疲惫,而是试图保持注意力集中。太阳穴隐隐跳动,他知道那是连轴运转十几天后的惯常反应,也不是不能扛,他从不让自己掉链子,他没说话,只轻轻翻了页,继续看下一组数据。

这趟从旧金山飞往北京的航班已经飞行了十个小时,舱内光线柔和如昏黄烛光,大多数乘客已沉入梦乡,打着轻微的鼾声,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睡意。

唯有他,如同一座不眠的灯塔,笔挺地坐着,目光像激光一样穿梭在密密麻麻的英文条款与估值表中,仿佛那些数字背后藏着解救世界的密码。

他瞥了眼腕上的百达翡丽,那块他嫌弃过无数次、却仍然戴着的表,表面在舱内昏暗的灯光下泛着低调的光芒。来美国之前,顾云来对着自己的助理贺临吐槽:“你说这玩意儿花了我200多万就为了看时间?”

贺临斜了他一眼:“老大,你真的是个富三代吗?对你们来说,200万不是跟200块没差别吗?再说,这块表在谈生意时比你一张脸还值钱,投资人喜欢和看起来'成功'的人合作。”

指针无情地指向美国时间夜里12点半,表盘在他腕上沉甸甸的,像是在提醒他时间的珍贵,还有将近四个小时落地。

过去七天,他横跨三座城市,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谈判、签约、路演、医院拜访,连轴转,每晚睡不到五小时,靠咖啡因和意志力硬撑。

他其实不擅长这些,他的优势一直是技术、数据、产品,而不是穿着紧绷西装在圆桌前与那些笑里藏刀的投资人斟词酌句。

“我是工程师,不是该死的销售。”他曾对着镜子这样自嘲,可合作伙伴回国之后,品牌端的事暂时还没人接得住,他只能扛,那个混蛋甚至留给他一个信息:“相信你能行。”他还不能说什么,本来就是从他舅舅那借来的人,人家开口要人回云来集团总部,他也不能不答应。

“顾总,这样下去你的身体会垮的。”贺临临出发前劝他,贺临平时说话非常不讲情面,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是对他最大的关心。

“身体垮了可以修,公司垮了没人救。”他头也不抬地回,语气平静得可怕,仿佛在谈论天气。贺临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默默地递上了药片和温水。他不是说笑。那些深夜偷偷吞下的药片,和悄悄抹去的冷汗,都是他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

哪怕在飞机上,他也没真正休息。只是把西装换成了柔软的灰色针织长袖,把文件夹从皮革包换成了平板里的电子版,思维依旧高速转动,像永不停歇的陀螺,只是形式不同。指尖在屏幕上划过,留下一串串评论和修改意见,他的决定将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偶尔,他会抬头看向窗外的无垠夜空,繁星如尘,那片刻他会想起儿时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的单纯快乐,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责任二字的沉重。如今,他的肩上扛着一家公司名为“星来”,何其讽刺。

那天晚上,顾云来梦见了他们创业最艰难的日子,梦里的场景如此真实,他甚至能闻到那间破旧办公室里速溶咖啡的廉价香气。星来医疗刚起步,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他们几乎是以血汗撑起了这家公司。顾云来卖掉了自己车和房子,最难的时候,一份Subway的简餐两个人分。

从小到大,顾云来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云来集团的少爷,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小就被当作继承人培养,尽管如此,顾云来从未对做生意产生过真正的兴趣,他喜欢消失在实验室的角落,沉浸在生物医学和编程代码的世界里。

他早早便从家族的光环下走出,选择了不依赖家庭的独立道路,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又去哈佛攻读博士学位,在他姥爷去世之后,他决定不依赖任何家族资源,甚至用了化名递交最初的创业计划书,就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是靠着顾家的招牌。

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奋斗,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数不清的拒绝和质疑。直到星来医疗的第一款产品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他才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成就感,那种靠自己双手创造价值的满足,远比家族企业的现成果实来得甘甜。

如今,星来医疗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了实体公司,但光鲜背后的忧虑从未减轻。中美关系的波动像一场无法预测的风暴,随时可能掀翻他们的航船。美国市场的投资人和合作伙伴态度多变,昨天还笑脸相迎,今天可能就因为一则国际新闻而变得疏远冷漠。国内的监管环境也如履薄冰,一纸政策就能让整个行业重新洗牌,而家族企业云来集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再像过去一样选择逃避,这一切,成了他无可回避的责任,当初为了自由而奋斗,如今却被更多的责任和牵绊所困,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在电脑屏幕上犹豫,不知该先回复哪一个世界的召唤,那份会议纪要还亮着,刺眼的白光照得他视线模糊。他指尖轻滑,把屏幕锁上,靠回椅背,终于闭上了干涩的双眼,像是在对抗一场无形的战争。

他不是累了,只是想把接下来的四小时,用来重新排列一下逻辑、计划与资源。他默默在心里列出清单:回国后的媒体稿,必须把投资信心稳住;投资人答复,得把那些令人窒息的数字包装得好看些……

就在这时,身旁突然传来一阵不对劲的喘息声,顾云来下意识地侧头,后排靠窗的座位上,一个中年亚裔男子正死死捂着胸口,手指攥得指节发白,好像在抓住最后一丝生机。

他的脸色惨白如蜡,额头渗出的冷汗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整个人像刚从冰湖里捞上来一般瑟瑟发抖,他的嘴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苍白转为青紫,映着舱内昏黄的光线,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看着自己的生命一点点从指缝间流走。

“不好。”顾云来心头如擂鼓般一震,脑中警铃大作,猛地解开安全带,起身、俯身,他伸手拍了拍那人的肩膀,感受到掌心下骨架的颤抖,声音却是稳而有力,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先生?能听见我吗?现在什么感觉?胸口疼痛还是压迫感?”

那人嘴角痛苦地抽搐了几下,舌头在牙齿间笨拙地打转,发出几声卡顿模糊的音节,像风箱漏气的呜咽,还没等顾云来进一步判断,他眼睛骤然上翻,露出可怕的眼白,身体如触电般剧烈一抖,继而如同断电的电器,软绵绵地陷入椅背,像一具空荡荡的布偶。

他立刻屈指探向颈侧动脉,手指在皮肤上轻轻按压,无搏动,他迅速拨开对方眼睑,瞳孔对光无反应,意识丧失、呼吸衰竭、心跳骤停、瞳孔散大,脑海里所有临床标志在一瞬间串联成线,如同闪电划过夜空,在他脑海中飞快闪过,汇聚成两个可怕的字眼:心源性猝死。

瞬间判断完成,那种与死神赛跑的紧迫感击中了他。顾云来当即挺直身子,深吸一口气,胸腔共鸣,沉声发出如同军令般的指令:“空乘,病人心搏停止!立刻拿AED设备!需要医生支援!”

空乘的声音在机舱响起:“各位尊敬的乘客,头等舱有乘客突发急症,情况紧急,如果您是医生或医护人员,请立即与机组人员联系。谢谢合作。”

他动作娴熟地将病人侧身,手指灵活地解下安全带的束缚,把座椅调整至平躺状态,动作既迅速又轻柔,托住对方颈部,动作干净利落,每一步都精准无误,肌肉记忆超越了思考。

他脱下刚穿上不久的灰色针织长袖扔在一边,他跪下身,双手在胸前交叠,掌根稳稳地压在病人胸骨中央,正对心脏的位置,掌根用力,垂直按压。压力精准地通过手臂、胸骨,直达那颗停滞的心脏。

“一、二、三、四……”他低声计数,声音低沉而坚定,语速稳定如节拍器,每一下都精准地压下五到六厘米的深度,胸骨在他掌下微微弯曲又回弹。他按压的频率严格控制在一百到一百二十下之间,手腕关节在连续用力中开始隐隐作痛,他咬紧牙关,身体随着每一次按压微微起伏,却没让呼吸乱掉一分一毫。

“不能再失去一个了,”他在心中默念,“就算是陌生人,也值得一搏。”此时,整个头等舱寂静到仿佛时间凝固。其他乘客不知何时停下了所有动作,电子设备的光亮一个个熄灭,只剩他的手与节奏,分秒不差地起伏,如同生命的最后号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