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6年,因韩惧怕秦国,派水工郑国入秦修水渠,以此来消耗秦国的人力和财力,使秦国无法东征。
彼时九月五日,秋风萧瑟。
宣瑾在这种时候完美穿成了秦王宫内的一名十四岁的宫女,一睁眼便捧着托盘,等在一个素色屏风之后,脑中发出的电音告诉她,她马上就要见到嬴政了。
她表示很激动。
不过没一会儿她就发觉不对了,她竟然是跪着的,膝盖上的疼痛立马让她觉着不舒服,奈何她却一动都动不了——已经跪僵了。
宣瑾赶紧趁无人在意她,一手托着托盘,一手揉了揉膝盖,只盼望嬴政能快点穿好衣服,可没想到,那负责为嬴政穿戴的宫人实在是右手左手一个慢动作,让她这个姿势足足保持了十几分钟。
终于,太监拿走了她盘子里的最后一物,嬴政整装待发,她们才平身,宣瑾可是好容易才站起来的,差点出洋相。
[提醒:太监一词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秦朝称宦官,或宦者。]
宣瑾:我就叫太监怎么了?你打我塞!
在这种抹消她人格尊严的情景下,她能冷静?不暴起就算有素质的了!
先前她想得很美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没想到现在离嬴政这么近,也是毫无机会一睹嬴政芳容的。
服务他的人简直太多了,加上有一扇屏风遮挡,能看见才有鬼。
按照系统滔滔不绝的解释,嬴政接下来要会见韩国派来的水工,名为郑国,就是在这秦王宫殿里见,为此,前来参加会见仪式的臣子早早到来,皆隆重以待,静声屏息,直到嬴政从侧面出来。
臣子们连忙起身行礼,待嬴政坐下后,他们才落座。
宣瑾不认识这里的每个人,不过她看到了系统的提示,最吸引她注意力的,有两个人,一是此时这个坐在前排的男子,嬴政的仲父,吕不韦,二是坐在末尾的嫪毐。
这场迎接仪式并不算浩大,只能算是最平常的礼仪,没有奏乐,没有宴席,气氛很是冰冷,看不出半分对来者的期待。
很快,太监那一声“传水工觐见”的尾音刚落,便殿外走来了两人。
所有臣子都将目光投向这二位,偏偏这时她还有些嗓子痒,想咳嗽一声都不行,只得憋着,这寂静的大殿内,任何一点声响都足以要了她的命。
她站在距离嬴政五步开外的地方,目视着这位战国时期的水利专家,不禁扬起嘴角,心说:人怎么会有这么冲突的名字。
系统为了让她提前适应这里,在她睁开眼睛之前,就告诉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而她此刻,正在做着见证。
嬴政对于这个水利专家没有露出多余的表情,唯独在看了一眼吕不韦后,点下了头。
他轻轻开口:“那便有劳。”
“能为大王修建水渠,乃臣下之荣耀,也是郑国之荣耀,更是韩国之荣耀,大王不必客气!”使臣行礼道。
嬴政点头。
虽然此时吕不韦还把持着朝政,但宣瑾想,这位可是在赵国为质九年之久的,别人对他有什么心机他能看不出来?只是不说罢了,韩国如此好心来送专家,用哪个部位想,也不会是真心为秦国好。
但不能明面上说,唐突在人家的好心上泼了一盆冷水,这可不是大国风范。
宣瑾虽然不是文科生,但好歹也在音符上看过关于秦朝的讲说,对现下局势,还是有些许了解的。
“……”至于其他的寒暄与问候,宣瑾是听不进去一点儿。
她轻叹一口气,也只有这点了解,能让她心里有那么点安慰了。
宣瑾从二十一世纪来,理科生,对文科不算深恶痛绝,但也没喜欢到哪儿去,一朝穿越,不仅成了为高层服务的劳动群众,还彻底成了这里为数众多的文盲之一。
并不是她不好学,而是秦朝的文字与现代相差甚远,宫里的人认识字的更是凤毛麟角,她根本没机会去学,也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相比同龄穿越者,他们不是附带直播就是附带天幕,然后完成各种逆袭,掌权朝野,她就不一样了,她只需要在嬴政手底下苟命。
别看系统给她讲解这里,貌似还挺贴心的,其实它很会折磨人。
它要求宣瑾每日在嬴政面前玩梗,如果对方对自己的好感度为负,并下令杀了她,两点同时发生,那算任务失败,事后她需重新回到这个时间段,继续玩梗,而嬴政则不会记得她做过什么。
这任务唯一人性化的是,她在被赐死时不会有一丝疼痛。
而如果嬴政对她的好感度和玩梗搞笑程度二者有其一为正数,则可向系统提一个小要求,这个要求小到令人发指,譬如要一片茶叶、一本字典等,除此之外,她什么也得不到。
[嬴政彼时对众臣好感度:0%]
宣瑾:?这么不待见他的臣子们吗?
她的眼睛平等地看过底下的每一个人,对于上位者来说,他其实没有必要对谁有好感,尤其是在吕不韦面前,他不掀了桌子已是体面。
这会儿的吕不韦已和赵姬私通,但宣瑾不知道嬴政知不知道,观他对吕不韦之态度,平平无奇,若是一点风声都不知道,那貌似也说不过去……
说这句心声时,宣瑾下意识将眼睛瞥向嬴政,发现其表情并无波澜,心中暗自窃喜道:还好他不能听见我的心声,不然每时每刻都得是她的死亡时间!
事后,嬴政下令让她们这些劳动者退下,宣瑾才得以出宫殿,对着外面的广阔天空深吸一口气。
还活着,真好。
作为一个跑腿的宫女,她一般负责送茶、送衣服、送用品,如果嬴政在百忙之中抬起头来,一定会看到她在旁捧着东西等待他笑纳。
刚下朝的嬴政口干舌燥,急需喝水,坐于内室,向门外望了望,身旁太监弯着腰,并没有察觉嬴政也瞥了他一眼,他真想把奏折拍在他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