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俟旻轻轻点了一下头,看着他,真诚地道:
“我其实一直想问你,你和师父以前也是乞丐吗?”
郁善洲表情是明显的一怔,继而是不可思议,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谁告诉你的?”
“你之前自己说的呀,说你小时候也是跟着师父流浪的,那不就是乞丐吗?”
“哈哈,我们不是乞丐哦,师父是降妖除魔的大宗师,我们流浪是去各地除妖的。原来那个时候你盯着我发呆是想问这个呀,小旻儿,你怎么这么可爱呀。”
万俟旻看着笑得不能自已的郁善洲,淡淡道:
“这书我还是先拿走吧,看看有没有能看懂的,不认识的我再来问你。谢谢大师兄,我先走了。”
他径直走过去拿起那本书,在郁善洲的爽朗笑声中快步走出了书房。
他回到自己的院子里时,何淼正在帮他整理打扫。
“何师姐”
他快步走过去,把书随手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欣喜叫道。
何淼半跪在床前,已经铺好了床铺,她伸出手指抚平淡绿色新被上的褶皱。
“你回来啦,”何淼站起身,走到一旁的衣桁,笑道,“待会试试这些衣服合不合身吧,昨日路过彩衣镇给你买的。”
衣桁上挂着两件纯白中衣、两件长袍。
一件是淡蓝色广袖,长袍上绣着云纹图案,另一件是白青色束袖,亦有暗纹刺绣,还有一件修身劲装,衣领袖口处绣有符文。地上还放着两双白色步靴。
“唔,谢谢师姐,”万俟旻羞赦地低下了头,语气有些慌乱,“这......我还什么都没有,要怎么道谢,我......我能为师姐做些什么吗?”
何淼一身素色衣裙,轻挽着发髻,几缕碎发不经意间垂落在额前,脸颊上泛着淡淡的红晕,为她平添了几分柔情。
何淼不是娇弱可人的模样,不笑时甚至非常之严肃。她有一双凌厉的剑眉,双目湛湛有神,鼻梁高挺,嘴唇不着朱砂便会淡白无光,就像在贾慈村见到的那样。而且肌肤间似少了一层血气,显得有些苍白,若有病容。
但声音却极为温柔可亲,举止也是柔情绰态,温婉至极。
何淼笑得更灿烂了,似乎就是在等着他这句话。
“也没什么大事需要你做,就是我平日炼丹缺少一位烧火童,不知师弟能不能......”
“能!师姐何时需要只管唤我就是,我一定随时即到。”
“好,那你今日早点休息,明日......上过晨课吃过午饭再来我院中吧。”
最初,山上只有于凤华和郁善洲两人,所以只请了一位师父做饭。
只是,为什么只有两个人还要请厨师,造食堂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于凤华做饭太难吃,郁善洲不会做饭。
决定在凤华山定居后,于凤华忙着盖凤华宫,郁善洲则立即开始建造食堂,并且去山下的莲花镇把当地最有名的一位酒楼大厨师请上山来了。
因此,每次去镇里路过那家酒楼,小厮和老板都骂他,说把他们楼里的大师傅挖走了,生意没法做了。
郁善洲倒是不耍贫嘴了,每次都是悻悻地疾步走开。
每次抱怨师父做饭难吃,于凤华便调笑道,那你不也是吃了十多年了吗,而且每一顿都吃的精光。
其实,最让郁善洲介意的不是于凤华做饭真的很难吃,而是小时候对方用这件事骗过他。
“师父,我没有......爹爹和娘亲吗?”
五岁的郁善洲看着大街上的一对夫妇牵着一个和他差不多年岁的孩童,不解地问道。
“......没有爹和娘,怎么会有你的呢?真是个傻问题。”
“哦,既然这样,那为何我从未见过他们?他们去哪了?”
“唉,看来这件往事瞒不住啦,那为师就全都告诉你吧,”于凤华依旧嘴角带笑,漫不经心地说道,“善洲呀,你是不是一直都疑惑为什么我不肯带你去江南,那是因为,江南的美食和美人让人一旦碰上就轻易忘不了。你爹和你娘就是在江南认识的,你娘还是江南数一数二的美人呢,后来他们来到了京城这边,在这边结了亲,你娘刚生下你那段时间呀,就一直馋嘴江南的一种特色小吃,但路途太遥远,经费有限,就只能带着你娘去吃了,把你交给我照顾几天........”
于凤华低头,看到小家伙正一丝不苟地听着。
“那小吃一定很美味吧,也难怪我没有师娘,师傅平时做饭都难吃死了。”
“哈哈,善洲就是聪明,还是那么会举一反三。”
等长大后他才知道,于凤华当时的那套说辞,有多么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