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研讨室又恢复了无人时的冷清,茶几又被折叠收回瓷砖之下,暖黄色的灯光也变得昏暗,而叶姄是蔫了的茄子被小八从研讨室推了出来的。
走廊尽头的角落里,叶姄无骨般的瘫坐着就像是挺不直腰杆软成了一坨小土豆。
叶姄抬头迷茫地看着看不到另一边尽头的长廊,那种心情就像她对方才院长和秘书的一唱一和一样不解,在那迷宫里找不到出路。可这长廊还是直的,一直走下去就好了,迷宫一旦进入一直转也很难转出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不是天要黑了该吃宵夜了的那种黑,而是快下雨了。
同款姿势坐在叶姄身旁的小八拍了拍她的肩膀,口播一般的说道:“温馨提示:即将下雨,组织大楼内的海绵吸水系统即将开启,请勿坐在地上。”
那时R国排放的核污水已经到了近七十个年头,那时各国在排放的初段都采取了多项措施。而在第二十个年头之时我国采用回收雨水过滤后净化再排回大自然的措施,这项工程是又在过了二十年才得到真正全国全覆盖。
肉眼可见的,这项举措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叶姄“哦”了一声迟钝的没站起来。她这人有点矛盾体,一半性子急一半又是拖延症患者,不同的事情会分不同的心情去完成,有时执行力很强,有时会等等。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没到生死攸关的时候,慢慢来也没什么。
但是人工智能的执行力很强,一旦指令发出它们便会立马执行。于是,一米二的小八拔萝卜似的把一米六几的叶姄拔了起来,整个机器人也悬在了半空……随后又无声息的落地,快速去找了一双隔水拖鞋给叶姄换上,自己又悬在了半空。
人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大特征就是人会思考,而着也是区别于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的最大区别。
碍于人类在某些情绪上不愿意表达或是羞于表达,高级程序员便为机器人增加了一套算法,通过对人体温度的升高、心跳频率的变化、微表情的转变等等来算出人在某个时间点可能是什么样的心情,随后通过“题库”找出合适的解决“情绪”的方案。这类机器人心理师被广泛运用,也被大多数社恐人士接受。
小八在精准的捕捉到叶姄的情绪后,简单的对她进行了开导,并送了她两颗糖环节焦虑状态。
叶姄的情绪得到了轻微的缓解,她熟练的走到墙边轻拍了两下,墙壁内缓缓落下一个支架型的椅子,叶姄坐了上去,双脚悬空,手自然垂放在膝盖上,望着外面渐渐变大的雨,声音也从若有似无到淅淅沥沥。
雨拍打在栏杆上升起的防辐射挡板,透过透明的特殊级材料的挡板可以看见,每一颗绿化都像是穿上了蓝色的钟罩一般让雨水无处遁形。
叶姄呼吸着从输氧管道里存储许久的氧气,安静的等待雨停。一边等着一边回忆方才在研讨室的接收的所有信息。
很快,叶姄在小八的唠唠叨叨中想好了下次造梦的计划。
没错,是想好了!
回想最后的谈话内容,叶姄清楚的记得自己向院长提了意见,她希望自己在造梦过程中能有更多的自主性。
也就是说,叶姄认为在这两次造梦过程中她并非起到了造梦的作用,而是以执行系统设定的梦境,更像是完成被计划好的任务。
只是院长认为这次造梦已经给了叶姄完全的发挥空间,尤其是指后半程苏星影迟到开始都是由叶姄自由发挥。可……最后的被迫出轨情节却是令院长十分不解,不解为何叶姄有这样的安排。所以对于“更多的自主性”院长还是稍微犹豫了一下。
但叶姄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口都说干了才让院长松了口,决定还是以Natasha全程参与辅助并由叶姄差遣完成下一次的造梦。
想到Natasha,叶姄扭头看着已经叨叨完进入休眠模式的小八,轻声呼叫着它“小八?”
小八从休眠模式中快速启动应声而答,“在!”
叶姄摸了摸植入芯片的那块后脑勺问道:“你应该认识Natasha吧?”
小八应道:“是的。”
叶姄继续问道:“那你知道Natasha最近为什么总是旷工吗?”
小八没有及时回到,双眼的瞳孔变成了“==”两个字符,意思是让叶姄等等,它需要搜索一下相应的信息。
好一会儿,小八才回答道:“因为Natasha所属芯片已到维修期,故不能超时使用,预计您的下一次任务可以全程参与。”
叶姄不解的在心中嘀咕:嗯?你咋知道我下次任务是啥时候啊。
“因为每次任务只见必须间隔四十八小时呀。”
叶姄猛地转头,“你咋知道我在想什么?”
小八的屏幕上先是了两个方向相反的“><”,“猜得呀。”
叶姄点点头“哦”了一声,又不禁感慨了起来,“现在的芯片怎么使用期这么短啊。”
她双脚悬空晃了晃,歪头等着小八的回应。只是小八没再说话,而叶姄也没再问它,这个问题也不是很重要。
此时,防辐射挡板外的雨也肉眼可见的小了很多。
自从核污染水对人类居住环境及人类本身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之后,雨天预警开始之时人们都只能待在室内,叶姄印象中她就是坐在这种离地一米的椅子上看着雨水变大变小又停下的。
正如此刻,雨停了没多久之后,各建筑的的净水装置立马启动系统向外喷射过滤后的无污染水,以达到清洗地面的作用,而后喷射一次溶解核污水的化学液体,最后再喷一次净水再清洗一次。
而循环清洗的次数以雨水量来决定。
可想而知,如今的地下水已不如几十年前那般纯天然,用曾经的话来说便是:都是科技与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