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礼物,给你留个念想,别我回来的晚,某人就忘了。”
陆安和轻哼一声。
“谁跟你一样忘性大,我问你,点点哪两只脚是白的,哪两只是黑的?”
谢芜一噎,是左前右后,还是右前左后来着?
陆安和拿起玉佩细细看着,一只山纹,一只海纹。
一般都是定情用的,不过谢芜一下把一套都给他,应该是不知道。
那他保管着就保管着,省得这人糊涂送了别人,再惹出一堆事来。
还是有点难过的,谢芜说他下次回来说不准自己嗓子就好了,陆安和觉得,他还是勉强可以接受自己声音这样,想谢芜能他没好的时候回来。
他把玉佩收起来,“你快走吧,待会那个老太监来催了,他最烦了。”
那老太监什么事都要问他,连他被问到什么不耐烦了,都记得清清楚楚,然后告诉太子,太子又会来问他怎么烦了,让他更觉得烦。
“你少和他打交道,能回绝的就回绝了。”谢芜怕那小太监听见了,小声道。
陆安和点点头,没头没脑来了句:“前左爪和后右爪。”
谢芜一下反应过来,笑道:“记住了。”
陆安和一下子又担心起来,嬷嬷说小孩子就数他这几年长得快,谢芜记性这么差,会不会到时候记不清他长什么样,回来不认得他。
谢芜已经上了马,“我走啦。”
“谢芜!”陆安和一嗓子喊破了音,他顾不得羞恼,问:“你让别忘了你,你会不会忘了我?”
谢芜低头闷声笑,身子都在抖,马儿不耐的打了个响鼻。
陆安和这才害羞起来,涨红了脸。
“不许笑了!我今天回去就把你忘了!”劈叉了嗓子,他又咳嗽几声。
“忘了谁都不会忘了你呀。”谢芜这才抬头回答,一歪头,抬起两只手,只让大拇指和食指展开,其余手指收回,拼成一个长方形,把陆安和框在里面。
他眯着一只眼,陆安和有些疑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食指和拇指合上,谢芜默念了一声咔嚓。
“好了,这就代表我把你记在心里了,不会忘的。”
“奇奇怪怪。”陆安和头别到一边,不看他。
“好了,我真走啦!”谢芜摆摆手,挥鞭驾马去追上先前离开的行军。
陆安和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鲜衣怒马,抬手模仿着他刚才的动作,看着一人一马越来越小,一个拐弯,终于不见。
陆安和放下了手。
小太监这才步入亭内,“小侯爷,咱走吧。”
四周无人。
陆安和转着手里的玉佩,“你什么时候能顶替那个老东西。”
小太监“扑通”一声跪下,“侯爷,奴才已经抓住了他的把柄,半个月内,必要他性命,不负侯爷所托。”
陆安和抬眼看他一眼,抬脚向停着的马车走去。
“稳妥一些,事成有赏。”
尘土飞扬,谢芜追上了先行的众人。
为了缩短行军时间,一队将士都配了马匹,平常谢芜总跑京郊大营,和他们也熟。
有个胆大的问了句:“谢小将军突然跑回去,见什么人去了?”一脸揶揄。
“家里的弟弟,周大哥可别打趣我了,如今,陛下亲封了我官职,我不能辜负陛下的期许,小将军这称呼等我哪天真做到了,各位再赏脸这么喊我吧。”
众将士哈哈大笑。
“咱们兄弟都服你的!”
谢芜又与他们说笑几句,后有提醒认真赶路。
走了一天一夜,先到了离京近的始安城。
谢芜带着石坚拿着令牌去见了知府,知府满脸堆笑,让他们先休整一晚,明天征的兵就到。
跑了一天一夜,不管是人还是马,都该好好休息,谢芜答应了,安排将士在城外安营扎寨,知府也送了补给过来。
谢芜挑灯看着行军路线图,下一个府城离得远,他琢磨着怎么走比较快,半路走到哪休整。
“少爷!”短短一天,石坚改不过称呼,“喂马的马夫从带的干草袋里抓出一个人。”
谢芜蹙眉,起身去查看。
外面一群人围着,时不时传来笑声。
“怎么回事?”谢芜问。
“千户您自个过来看吧,老熟人。”
将士们让开道,谢芜看到躺在人群中心满头杂草的林奉辛。
把他放倒的将士拍了拍手,“哎哟,小林,你怎么一点进步没有啊。”
林奉辛哈哈笑了两声,“吴大哥你太……”
眼里出现谢芜面无表情的脸。
林奉辛咽了口唾沫,“哈哈,老大,晚上好。”
谢芜轻哼一声,“过两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