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照顾她的嬷嬷过来,说午睡时间到了,要带三小姐回去休息,老夫人也念叨好一会了。
谢萩被嬷嬷抱了回去,园子里就剩下谢芜和陆安和两个人,还有一只狗。
陆安和不说话,谢芜讨嫌的把自己手里的花又别他头上,换来一记眼刀。
陆安和愤愤把花拿下来,朝他扔过去,谢芜接住。
“恼羞成怒也不能糟蹋别人心意不是?下午去跑马打不打马球?打了我让人带上,嗯?说话呀,别光摇头点头。”谢芜憋着笑。
陆安和快被他烦死了,过去摸了摸点点的脑袋,点点就站起来咬谢芜的衣摆。
只是做样子,谢芜没感觉,低头看着,笑骂:“两个小没良心的。”
陆安和小小地“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今天晚上你去哪住?侯府还是这儿?”谢芜追上去问。
陆安和自之前在谢府住下,就没回过宫了,宫学却还是去的,有一日不知怎么六皇子欺负他的事被捅到了御前,老皇帝下了旨,让陆安和正式袭了侯位,让他回侯府住。
陆安和回去住过三五日,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谢芜隔壁的小院。
陆安和摇头。
“好啦,变声而已,很正常的,你说话呀,我不会笑你的,好安和,开开口吧。”谢芜弯腰拉拉他的袖子,眼角含笑。
谢芜这几年身子抽条长得更高了些,陆安和也在长,只到他胸口下一点。
陆安和捏着花枝打着转,这花不是真的,是姑娘们用绢布做的,倒也好看。
“住我院子。”他说。
“行,晚上吃什么?”谢芜又问,“去不去津味楼?”
陆安和还没回答,小厮过来了,说老夫人找他谈话。
“找我?”谢芜嘀咕一声,“刚刚嬷嬷来怎么不说。”
他把花给陆安和,“替我拿回去,我去去就来,林奉辛他们到了让他们等等,要不你先去谢芩那再叫叫他,成书虫了。”
陆安和只回了句“知道了”,离开了。
谢芜看着人走远的背影,摇摇头。
“还是小时候可爱,青春期啊。”
到了老夫人房里,老夫人正撑头闭目养神,听到通报说二少爷来了,才支起身子。
“芜儿来了。”
谢芜行礼问安,“怎么突然叫孙儿过来?”
“你个泼猴,你祖父走了,这府里没人管得住你了。”老夫人似是指责,却是面容温和的笑着。
去年北狄又在边疆动作不断,谢峥领命去了边关。
“哪敢?祖母有事尽管吩咐我。”谢芜走上前卖乖。
老夫人拉住他的手,拍了拍,“祖母是想说说你的亲事。”
“什么?”
虽说他之前就想过这事逃不过,但一时听到还是有些惊讶。
老夫人喊丫鬟拿来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幅山海玉佩。
“这是我和你祖父,找人打的,你要有了动心的姑娘,把这海纹玉佩给人家。”
“这,我也没有。”谢芜干巴巴道。
“拿着,石坚,过来替你们少爷收着。”老夫人乐呵呵道。
石坚答应一声过来收下了。
谢芜没吭声。
老夫人看他一眼,笑了笑,“害羞了?好孩子,都是迟早的事,只是边关战事不定,我瞧你祖父的意思,是希望你赶快立功的,所以我想着,先把亲事定了,不然你去了边关,谁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
老夫人拍拍他的手,“祖母还想看你成亲呢。”
“祖母。”谢芜喊了声,却不知道怎么继续说下去。
自从猜测到他和陆安和的关系后,对于感情方面的事,谢芜一向顺其自然。
“好了,祖母也不是催你,就是以后要是相看什么的,你不要推脱。”
谢芜点了点,闷声“嗯”道。
谈完话,老夫人便放他走了。
谢芜从跑来的小厮那知道陆安和和林奉辛他们在府门口等着了,直接喊石坚去牵马。
到了地方,谢芜看陆安和的眼神难免有些复杂。
“怎么了?”陆安和也不怕自己嗓音难听了,觉得谢芜不对劲立马问。
谢芜又不能骗他,自认老实道:“是有事,但现在不能和你说,抱歉。”
陆安和:……
“爱说不说,谁管你。”陆安和翻身上马,“驾”一声直接就走。
谢芜也赶紧上马去追,不管谢芩来没来了。
林奉辛难得不和林眠拌嘴了,催他快点,有热闹看。
却是没走几步,碰到了宣旨太监。
老太监肥头大耳,满脸堆笑,尖声尖气道:“谢二公子,领旨吧,是好事。”
几人下马跪地领旨。
“陛下口谕:谢家二公子谢芜,年少英勇,善剑术,近边关大乱,封千户,即刻带兵去往边关。”
老太监宣读完,把圣旨递给跪着的谢芜。
“咱家给谢千户道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