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和指了指,“那里,在卖……汤圆。”
汤圆两个字他说的有些艰难且小声。
谢芜莞尔一笑,抬眼望去,一个小摊在那,一对夫妻在忙活,旁边一个三四岁的小孩趴在桌子上。
“想吃吗?”谢芜问他。
小摊生意有些冷清,陆安和点了点头。
谢芜掀开帘子,喊:“祖父!想吃汤圆!”
谢峥勒住马,“什么汤圆?”
“那边!”谢芜往地方指,那对夫妻感觉到了,有些局促地朝这队车马笑了笑。
谢峥看着那简陋的摊子,下了马,“来十份,都吃。”
谢芜拉着陆安和下了马车,一群人都过去坐下了。
“大碗小碗?什么馅的?”老板过来擦着桌子,一脸笑容。
“大碗!黑芝麻的!”谢芜应道,朝谢峥嘻嘻哈哈一笑。
谢峥点点头,老板“哎”一声跟着老板娘打下手去做了。
很快,一碗碗汤圆就端上来了,量还挺足的。
谢芜咬了一口。
太甜了吧。
陆安和也有些受不了,谢峥直接道:“齁死了,老板。”
老板看他装扮,知道是自己惹不起的,心惊胆战。
“我给您换一碗。”
“您改改糖的量说不准食客就多了。”谢芜温和建议道。
“这是自然,但今天的已经做好了,改不了了。”老板叹口气。
“第一次出来摆?”谢芜问,吃的慢了些,谢峥嘴上说着齁,还是速战速决了,陆安和在努力奋斗。
“是,好不容易得了上面允准的,”男人一脸苦涩,“前年母亲生了病,就说要摆个摊,辛苦点多挣点钱,交了文书上去,年年交,今年才批下来。”
“当时着急借了钱,昨天刚得了允准,今天就摆出来了,早还也好。”
谢芜点点头,“明天我们来换个馅尝尝。”
一番聊天下来,老板也放松许多,有人见来吃的人多,过来点了,褒贬不一,大部分还都是嫌甜。
老板来回跑赔着不是,说给退钱。
谢峥大手一挥:“行了,我全包了。”
老板恨不得给他跪下,被拦住了。
“叔,收摊回去吧,改改配方,明天我们还来。”谢芜扶起人,说完转身上了马车。
谢峥上了马领着一众人走了,谢芜和陆安和掀开窗户看,那人还是跪在那朝他们磕了几个头。
“民生不易啊。”谢芜感叹道。
陆安和安安稳稳坐了回去,没回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到了地方,谢峥让人牵了马出来,还有匹小马,给陆安和练着玩。
谢芜一上午就练会了,陆安和也差不多,谢峥满意点头,几人在军营用了饭。
午后,谢铮领着两人去草场跑马,谢芜才发觉不只是会骑马那么简单。
怎么在马上躲避攻击,控制马跨越障碍,各种训练。
两个时辰下来,谢芜瘫在地上不想起了。
难以启齿。
但是,大腿根那真疼啊。
谢峥拿脚踢了踢他,“别偷懒。”
陆安和在那拔草玩,琢磨着怎么折之前谢芜教他的蚂蚱。
草地青黄交接,谢芜抬头看蓝天,装死。
必须得歇歇,真的累。
“行了,”谢峥看着落到山头的太阳,觉得的确练的差不多了,“祖父带你们去个地方。”
“哪啊?”谢芜问。
一点都不想动,想念床。
“起来,跟上。”谢峥把陆安和抱上马,也上去了。
谢芜叹了口气,骑马跟上。
三个人上了山。
山顶处,正好能看见整个北辽都城。
谢峥下马拴好,谢芜跟在后面。
“看到什么了?”谢峥问。
“都城。”谢芜答,陆安和跟着点点头。
“好看吗?”谢峥又问。
夕阳西下,映的整个京都都一片温馨的橘红色。
“自然是好看的。”
“你以后要守的,不止这一座城啊。”谢峥语重心长,“嫌苦嫌累怎么能行呢?”
“你在这看不到,那城里的百姓如今在干什么呢?有收摊回家的,还有放了学堂的孩子,也有晚上才出来摆摊的,达官贵人楼中吟诗作酒,也有贫苦百姓陋巷艰难生存。”
谢芜沉默不语,他自然明白。
“陛下如今行事有些糊涂,我们做臣子的更要努力。”
这个谢芜不乐意听,这也没外人,他直接道:“为什么不反呢?”
谢峥敲了他一记脑壳。
“说的轻松。”
“你把城看做整个北辽,西北边,是虎视眈眈的北狄,南边,是逐渐强盛的南楚,这个时候,如果里面乱了,你说他们会怎么做?”
“会入侵。”
谢峥轻哼一声,“你也知道,战争,受苦的只会是百姓,先守好国再说那些吧。”
谢芜没有回答,望着山下繁华却又衰败的京都。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