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供销社怎么走?”
“前面直走到路口往右拐就是。”
衣湘挎着篮子,照着好心路人指的方向,在前面路口往右拐时,果然看到了几间并排,干净整齐、白墙红瓦的平房。
朴实的黑色门匾上,刻着“供销社”三个鎏金大字,看起来格外大气,门匾上方,印着一颗栩栩如生的红星,格外让人瞩目。
陆陆续续有人走进敞开的门内,衣湘也跟着他们,双眼晶亮,一脸好奇地走进去。
“同志,最近有没有进来什么好看的布匹?我想做件衣服。”
“有的,这匹布就是新上的,您看看这布料的颜色、这花纹,都是尚海那边棉纺厂产的,质量可看了。”
“那给我裁5尺。给,这是布票和钱。”
眼前的一幕,让衣湘愣了愣。
站在玻璃柜台前的销售员接过对面顾客递过来的钱,除了钱,她又数了数对方递过来的票子。
衣湘微微伸长脖子,看到那几张花花绿绿、写着“云江省布票1市尺”、“云江省布票2市尺”的纸条。
坏了,她没这些票呀!
衣湘皱着眉,供销社人来人往,各种脚步声、交谈声,嘈杂得让她听得脑袋嗡嗡作响。
刚刚在国营饭店时,没有票也能吃饭,但想在供销社买东西,没票可不行。
供销社左边的墙上还涂抹得有“童叟无欺,诚信为本”,“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红色漆字,右边则竖挂着“按票购买,请勿插队”的木牌。
衣湘咬了咬嘴唇,挎着篮子又往销售员看去。
销售员正和一位年过中年,长相富态圆润,穿了着深蓝色上衣的女人说话。
“买鸡蛋?你得去粮站买。而且得清早来,清早才有!”
听到销售员话里的关键词,衣湘连忙把耳朵竖起来,微微低着头,假装自己在发呆,目光却不时投向前面交谈的两人。
女人从自己的口袋里,抓了点瓜子到她手里,又放了几块糖,销售员随意掂了掂,就抓起几颗瓜子往嘴里嗑。
她扫了一眼周围,除了个年轻姑娘傻傻望着这边发愣,现在没几个人注意这边,不由凑到女人的耳边悄声道,“你急的话,就去隔壁碰碰运气买呗。”
女人听了眼睛亮了亮,她也机敏,目光看着四周,低声问:“哪?”
“你不是本地的?就直走,左转,再走两条街,看到有个石狮子,往里边巷子就是了!”
“哎!谢谢你啊!”
销售员摆了摆手,以前远安县对黑市管得严,现在虽然明令上仍然不允许,但像她妈家亲戚就时不时悄悄到黑市上买粮肉,听说现在是比以前管的放宽松了些。
看着女人脸上挂着笑转身,没人买东西,刚刚还热闹着的供销社一下子冷清下来了,销售员打了个哈欠,目光注意到,刚刚还时不时往玻璃柜这边瞅的姑娘也不见了。
衣湘的耳力很好,当她发现售货员和那个女人要说悄悄话时,她就把耳朵凑了过去。
果然听到了关键信息。
衣湘猜她俩悄悄说的,应该是黑市。
想着难得来一趟县城,她就带8个饺子回去也太寒碜了。
担心时间不够,衣湘听到黑市的具体位置,抓起篮子就跑。
她一路狂奔,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好在位置听起来很远,但其实还好。衣湘跑不动了就走一会儿,休息够了又开始跑。
如此循环几次,衣湘总算看到了销售员说的那个石狮子。
衣湘朝这边过来时就发现,这边和供销社完全属于两个区域,这里的房子建筑看起来都比较老旧,人也稀稀拉拉,确实是个较为隐秘的场所。
等衣湘小心翼翼地朝巷子里探出个脑袋,巷子往里一点,过道边上站着有人,地上还摆放得有东西。
即使她站在这里,依然能隐隐约约听到一些叫卖声。
衣湘第一次来黑市,除了好奇,胸口处的心脏也砰砰砰跳个不停。
黑市鱼龙混杂,不被官方承认和保护,但衣湘一路低着头,余光瞟到那些守着地上的东西,眼巴巴瞅着人,期待自己东西被买走,但明显今天摆东西来卖的人不多,来的人也稀稀拉拉。
地上有菜、米、面粉、甚至还有鲤鱼和猪肉的。
衣湘注意到,一些人脸上带着惶恐不安,有的年纪很大,头发甚至都白了,低垂着头;有的年纪却很小,才11、12岁的样子,看起来四肢瘦小,头显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