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用成语可以不用,我看你的功课真是少了,等我回去要好好和黎夫子商量一下,给你加些课业。”
郑怀舒冲着怀瑜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老师才不会给我加功课呢,老师要是在这儿,也会这么说的。”
见怀瑜脸色变黑,郑怀舒急忙撒娇描补。
“而且,阿兄才舍不得我累到,对不对,阿兄~”
怀瑜拿她根本就没有办法,只能轻轻抬手放过她。
既然郑怀舒找来了,两人玩闹了半天也算尽兴,索性就游回小舟同郑怀舒她们一起回岸上了。
一到岸上,郑怀舒就催着怀瑜和太子去洗个热水澡,再喝碗姜汤驱寒,以免受凉。
汤圆儿作为太子身边的大太监,这些东西早就让人备下了,以防万一。
怀瑜和太子也就各自去沐浴更衣了。
郑怀舒见天色不早了,就趁着太子沐浴的时候,让汤圆儿问了一下太子,能否让春岚和微生脱籍到天外居做事的事情。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给怀瑜传了个信儿,就先回去了。
怀瑜刚沐浴完喝了碗姜汤。
汤圆儿就来请怀瑜去和太子一起用膳。
怀瑜将还有些湿润的头发用发带束在身后就去找太子了。
怀瑜带着一身水汽走进膳厅,就看见了同样带着一身水汽的太子坐在餐桌前等他。
太子走过来拉着怀瑜到自己旁边坐下。
两人玩闹了半日早就腹中空空,只是打闹时没注意,沐浴的时候就都饿得不行了。
两人在餐桌上大快朵颐、把酒言欢。
酒足饭饱后,两个人心满意足的坐在凳子上。
太子和怀瑜方才在餐桌上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吃多了,现下撑的有些难受,对着怀瑜提议。
“修瑾,不如出去走走?”
怀瑜欣然应下。
正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
二人并肩沿着湖边漫步,落日余晖洒下,将影子拉得长长的,行走间纠缠在一起。
两人漫无目的地聊着,从经书典籍到生活琐事,从史书兵法到诗词音律。
余晖燃尽,月亮弯弯的挂在一片星海里。
太子带着怀瑜到了湖边的亭子里。
亭子里撤去了白日里摆着的案席,靠近湖边的位置摆着两张并排的躺椅,不远处还放了一张琴在琴桌上。
躺椅中间有一个小几,放了茶酒点心。
亭子里点了灯,香炉里燃着驱虫的香,味道淡雅并不难闻。
怀瑜踏进亭子里才想起来有东西忘记拿了。
对着太子说:“泰清,我有个东西忘记拿了,你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
带着方安走远了才问他。
“带来的那个匣子放哪了?”
方安默默地看他一眼,都说了。
“郎君,放在安排的厢房了,就放在床边,一眼就能看见。”
怀瑜得到回答后,就快步去了厢房。
取了东西就急忙回亭子里找太子。
怀瑜走后,太子在躺椅上坐下,一边看着天上的星星,一边等怀瑜。
不过片刻,太子就听见了怀瑜急匆匆地脚步声。
从躺椅上坐骑,回头去看,就见烛光照亮了一张芙蓉面。
怀瑜因为着急,小跑后的脸颊微微泛红。
手里捧着个长条的匣子,见太子回头,怀瑜笑着对着他扬了扬。
“泰清,我来了。”
太子回神。
“怎么这么着急?”
怀瑜没回答他,走到另一张躺椅上坐下,将匣子递给他,转而说起。
“打开看看,送你的礼物。”
“我许久没做手工活了,手艺有些生疏,啊,当然,做工肯定比不上宫里,你别嫌弃。”
太子打开一看,匣子里是一支玉箫,做工精细,一看便知是用了心的,拿在手里温润极了。
太子拿起细细把玩,满眼都是喜爱。
“怎么会,我很喜欢。”
怀瑜松了口气,身体放松往后一躺,看着太子满意的神情。
“你喜欢就好。”
“喜欢,我喜欢,不如我吹一首曲子给你听吧。”
太子对着怀瑜笑笑,说着就拿起玉箫吹奏起来。
怀瑜闭上眼睛静静聆听。
箫声悠远,曲意安宁。
怀瑜在箫声的安抚下精神放松,一不小心就睡着了。
一曲终了。
太子睁开眼睛,一转头,就看见怀瑜已经睡熟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眉眼含笑。
将玉箫小心地放回匣子里,把匣子交给汤圆儿,交代他小心收到卧房里。
又吩咐人准备两条薄毯,把亭子周围的烛火熄灭。
自己则是先去把亭子里的蜡烛给吹灭了,然后接过下人取来的薄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