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绚烂的光晕乍然充斥了姜之行等人的视野,等那阵白芒渐渐散去之后,周遭豁然开朗,放眼望去竟然全是络绎不绝的人群与贴地飞行的悬浮车。
一栋栋高楼大厦如春笋般屹立于城市中央,而姜之行三人就站在四通八达的道路边上,侧后方还有一个类似公交站牌的显示屏。
与此同时,姜之行面前弹出一个消息框:【已传送休息区[镜城]。请前往商城支付5枚金币购买车票,搭乘专车前往市区。您的住所地址为——华夏街区1157栋201号。】
“……”
真不愧是系统一再强调的高消费区,刚落地就要花钱。
姜之行动动手指进入商城买下车票,顺便问身边的迟俞:“你住在哪里?”
大抵是还没消气,迟俞垂着眼睫不肯搭理姜之行,反倒是何耀理所当然回答道:“我们是一个队的,肯定会被分到同一个住址啊。”
姜之行轻轻一挑眉,目光转而落到何耀身上:“你对这个游戏很熟悉?”
看何耀在新手关卡里的种种表现,姜之行真不觉得他熟悉这个游戏的规则,可何耀却清楚休息区住址会按照团队来分配这种小细节,实在是有点前后矛盾。
何耀罕见的沉默了片刻,然后他问姜之行:“你的住址是不是华夏街区1157栋201号?”
姜之行记性向来很好,更别说刚刚看过的住址信息,他很肯定何耀说的地址跟自己的一模一样。
姜之行又瞥了眼迟俞,后者虽然缄默不语,但神情基本算是默认了住址相同这回事。
见他们都没有否认,何耀沉声喃喃了一句:“那就没错了。”
想起之前迟俞提起《全球生还》时意味不明的眼神,姜之行问何耀:“你以前玩过这个游戏?”
“不是我,”何耀摇摇头,神色变得有些黯然,他说:“是我的妹妹玩过。”
何耀的妹妹叫何星,比何耀小了整整十三岁。
在何耀十八岁那年,他的父母因为意外骤然离开了人世,彼时的何星才刚满五岁,为了养活自己的妹妹何耀只能辍学打工,多年打拼下来他才找到在武术馆当散打教练这份稳定工作。
说起何星,何耀一直觉得她是个太懂事的小孩。
何星不仅从小到大没跟何耀闹过要什么东西,还会在何耀工作时主动承包家务活,甚至在能碰到灶台之后,何星自己偷偷学会了下厨。
要说这小家伙唯一让何耀感到操心的,就是她的兴趣爱好。
何星从小胆子就大,很喜欢看各种极限项目,并且对此跃跃欲试。
只是她的年纪实在太小,到今年都还差两岁才成年,所以何耀从不允许她去参加真正的探险活动或游戏。
何星也听话,何耀不准她参加的项目,她一次都没去过,也没表达过任何不满。
但她这么懂事,何耀反而心存歉疚,总觉得亏欠何星些什么。
直到《全球生还》的出现。
这款游戏自问世以来热度就居高不下,何耀很快也在网络上发现了它的存在。
不可否认,《全球生还》的副本模式确实有趣刺激,所以格外受年轻人的追捧。有数据统计,第一批《全球生还》游戏环的注册玩家有三分之二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剩下那三分之一才是上班族。
虽然何星不是第一批《全球生还》玩家,可越来越多的游戏环投入市场之后,她也成为了玩家之一。
而那个游戏头环,是何耀买给何星的十六岁生日礼物。
何耀知道,她一定会被这款游戏所吸引。
因为全球生还的游戏模式简直像是为何星量身定做的,她在现实中无法体验到的一切全都可以在游戏里实现,于是何耀咬咬牙,花大价钱买下游戏头环送给了何星。
何星收到时特别惊喜,欢呼雀跃了好长时间。
看她那么高兴,何耀也觉得这玩意买得很值。
可是慢慢的,何耀发现何星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候连饭都不吃,一从学校回到家就戴上了那个游戏头环。
何星与绝大多数《全球生还》玩家一样,逐渐沉浸于游戏不可自拔。
何耀其实不太明白一款游戏为什么能够掀起那么大的狂热浪潮,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几乎可以说是席卷全球,基本上人手一台《全球生还》游戏环。
人们忙完工作学习和日常琐事,不再会三两结伴出门聚会游玩,抑或是单纯去楼下散散步,而是成群结队戴上游戏头环,扎堆进入那个虚拟世界享受另一种更直观的痛快体验。
《全球生还》主要以进入各类副本逃脱冒险为主,玩家在此过程中可以领略到各色各样的角色副本世界,还能体验极为真实的追逐战,平日里积累的压力轻而易举就能在游戏中得到释放,于是越来越多人沉迷其中。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只是在玩一款比较新颖的全息游戏。
直到遥远的天际突然传来一段叮叮咚的音乐。
许多人误以为是幻听,因为那段音律非常短,不到几秒便消失不见,忙于各种琐事的普通人根本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然后事情的发展开始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