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他们队是快速推进队,轻装上阵,只多带了另一盏信号灯,作为每次他们行动入口的地标,其他大部分的东西包括帐篷之类的都留在了出口的这一队。大量的装备,食物什么的被运下来都往屋里放。
最后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事情没有解决,那就是寻找天坑里的水源。
据叶城的说法,出了这个采药人小屋沿着石壁周围走个几十米,会有一个小小小小的山泉,小到什么程度呢,水都是一滴一滴下来的。
结果等吴忧一行发现那个山泉的时候,已经流成了一股瀑布。
大问题解决了一个,大家都很高兴。
讨论后决定三叔他们负责在悬崖上看守信号灯,关照营地。
吴忧、秀秀、几个在下面的,守着悬崖壁上的石台和石洞中的小屋。
在小屋那是完全看不到上面的情况的,但是只要走到石台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百米之上的灯。
所以需要有人驻守联络。
吴忧和哑姐一个屋,霍秀秀和霍秱秱一个屋。还有一个屋堆装备也用来给上面轮换下来的人休息。分两班在中间的石台上值夜,哑姐和霍秱秱第一班,吴忧和霍秀秀第二班,吴忧暗自思付这样安排是为了每个班都有一个老手带新手。
一番折腾以后大家都累坏了,除了上面驻守的潘子和大奎,其他人围在石台上吃饭。
吴三省年纪也不小了,休息了好一会才缓过来。
“现在最要紧的是理清楚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是先有了塔才有了这一带特殊的塑像风格,还是本来当地就有这种特殊的塑像风格才照着样子修了一座塔。”
吴邪拿出他的手机;“目前找到的塑像,最早的就是宋元时期的几个,其他多半是明清的,一直清末民初的也有。所以有可能是先有这座塔,影响了这一带的风格。但是话说回来最早的,就是那个北宋定窑,非常有可能是和汉白玉罗汉像同一时期到了这里,但是他是朝上看的,而且没有影响到周围的民俗。”
吴三省点点头:“那个定窑先放在一边,数量太少了,有可能是地宫宝藏的一部分。我这几天一直在想,周围的古村落出土了那么多民俗物件,但是没有发现有大规模加工石料,建设大型工程的痕迹和传统。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塔的部件基本上是从外面运进来的,主要加工过程是在外面完成的。当地的居民一开始看到的,就是伸着脖子往下看的罗汉像。”
“我仔仔细细想过,假设北宋要修一座塔,然后塔的主要材料,罗汉像,还有可能被发现的定窑瓷器都是从外面做好运过来的,这说明什么?”
吴邪道:“他们急着赶时间。”
“还记得吗?当年陈皮阿四来的时候当地人传说这个塔是高僧修来镇妖的。修塔镇妖,必须要有妖。就算有个妖怪在这里,天高皇帝远的,急什么。再说了,镇妖是一件大功绩,费了这么大力气,很该大书特书,怎么会掩人耳目?”
“除非,他们不是去天镇妖,而是带去了一个妖怪。”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故事就变成了,北宋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盆地中间放了一座特殊造型的塔,埋了一个妖怪在里面。”
“三叔你是说下面?”
吴三省满脸的兴奋:“下面估计有大墓。”
三叔和吴邪吃完饭就要爬回悬崖上面去了,等再晚了爬上去也有危险,到了平台的时候,
上面的红灯闪了几下,这是潘子他们向解连环几个做回应,解连环他们已经到了入口。
傍晚的时候哑姐提前带着霍秱秱去石台值夜,那里的帐篷需要加固一下,吴忧在角落里留着一个手电筒当做灯,抓紧睡觉恢复体力。
半夜吴忧被惊雷炸醒,下意识伸手去抓边上的眼镜,半天没有摸到,一下子就醒了。
屋里是黑的,外面狂风暴雨,窗子哐哐作响,风直接从缝隙处灌了进来。东西洒了一地,手电筒说不定是撞灭了。
好在手机一直在手里抓着。
吴忧开了手机,发现电只有一点点,之前不好意思开口麻烦别人带到在上面营地发电机那充电,这下也不敢开手机上的手电了,只能就着屏幕的光,急忙在黑夜里摸东西。
被子抖了几下还是没有发现眼镜。又是一声惊雷,恍惚有人在叫,帐篷布吹开了,带着杆子直接扑倒在了吴忧身上。屋里风更大了,吴忧手忙脚乱刚把布抓成一团,就看到窗沿下有一个人在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