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地心归途 > 第97章 土爰稼穑,载物生化

第97章 土爰稼穑,载物生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根据宋璞带进来的关于坑洞底部现存植物的研究分析,和骞得到了几个重要信息,坑洞底部都是不需要任何光合作用就能生存的植物,缺乏叶绿素,因为常年在有阴暗潮湿下生存,如果移植到蚁村也很有可能死亡,故此蚁村的种子实验室在正在打造一片能让他们活下去的环境。

除了那些会发光的荧光小菇,还有白色水晶的植物,其实也是属于蘑菇的一种。在目前这种极端环境下,能生存下来的植物几乎为零,就算以前生长的环境再阴暗潮湿,也依旧无法完全适应黑暗。

但有一定让人意外的是,发现了已经干了的地衣痕迹。

“严格来说,地衣不算是植物,它是一种共生复合体。”宋璞指着那块像是死去的地衣说,“所谓共生,就是互相给对方提供营养,要以一种合作的形式在极端环境下才能得以生存。”

“地衣的生存主要是通过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时为真菌提供有营养,而真菌可以从外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让藻类细胞不会被强光直射而死亡。”

“虽然是共生,但真菌和藻类二者并不对等,受益者更多的是真菌。”

地衣是来自亿万年年最低等的陆地生物,可以生活在最贫瘠的环境中,他们是自然的先驱者,世世代代为其他生物创造赖以生存的环境。

“你是说,”和骞用照明灯在照着那个发现地衣的石缝,“地衣实则是需要光合作用的生物?”

“他们本是共生体,也可以这么说,”宋璞知道他要这么问。“它虽然耐寒耐旱,但他对空气要求非常高,不耐大气污染。”

但目前只是发现了它的尸体。

“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宋璞看着和骞说。

“什么?”

“根据查到的资料显示,之前在某博物馆里,有一株放了15年的地衣,在遇上水之后出现了复活的现象。”

和骞久久没能说出话来,这个生物给了他内心强大的震撼,如果能死而复活,那么···

“所以,”和骞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们把这一块附在岩石上的地衣带回蚁村,是不是也能将它复活?”

“正有此意。”宋璞说着弯了一下眼睛。

这是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如果地衣能复活,它所带来的生态系统必将会影响现下的生态环境。

“但有一个问题,”宋璞说,“地衣对空气质量要求非常高,即使是能在蚁村复活生长,但依旧上不了地面。”

地面空气里有多达一百多种有害物质,还有高辐射带来的重金属。

“你··”和骞欲言又止,不知何时,面前这个人已经完完全全的忧他所忧喜他所喜。“有什么想法吗?”

“现在的地面环境不适宜任何生物生存,”宋璞摇摇头说,“但,我们可以创造。”

和骞对创造一词颇为兴趣,他问“怎么说?”

“创造出满足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

空气,阳光,水源,食物,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不过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宋璞补充道:“他们之间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连,而且还差一个重要元素。”

“土壤。”这跟和骞的想法不谋而合。

土壤可以孕育转化一切。

干净的空气,需要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植物的生长则少不了土壤和水分的参与,结出果实后供人类食用,人类要从植物果实中获得营养,就得维持好空间与环境。

就像藻类与真菌的共生关系,彼此生存,为彼此提供营养达到共赢,但如果让它们分开,真菌会死亡,而藻类会继续存活。

但他们仍然没有关于土壤的发现。

和骞缓慢站起来抬头往洞口的方向看去,通过秦楼一队在上面的考察和挖掘,只获取了一部分能再利用的土壤,因那块巨石带出来的土壤为数不多,后面因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自然沉降,大部分土壤都被完全污染不再适合植物种植。

和骞他们在洞底也没有找到土壤。

事情又再次回到原点。

他们清点了一下现在洞底内的所有现存生物,要将他们全数带回蚁村,无论人类是否需要他们,又或者它们对于地面循环系统是否有所帮助,它们都不再适合呆在这里,沉降下来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而且离底部越来越近,如果它们不去蚁村,在这里也只是等死。

将所有采集工作安排好后,大家各司其职行动起来,最大的难点是斜插在石缝的那根腐朽的树干,和石缝中地衣的尸体。

那根只有半截的树干露在石缝外面的长度不多,无论是沿着石头边缘锯下带回,还是强行从石缝中抽出来,都会损坏往石缝中延伸的荧光小菇本体和它的生态系统。

要想完好无损地将这块腐木带回,只能凿开半边岩石。

“让秦楼递工具下来,将这儿凿开,”和骞蹲下身对岩石查看一番后,指着一块儿稍微松懈的岩石说,“尽量全部带回。”

而另外一边离这块腐木大致十多米地方,是那块生长着地衣的石缝之地,宋璞蹲在那里好久,那块石缝后端是延伸的,宋璞猜测,地衣能生活在这里,或许这里会有微光照进来。如果要将地衣完整带回,只能连着这块石板完整带回,这样工程量非常大,而且难。

他从旁边捡了一块尖一点的石片,用尖端触碰地衣周围的岩石,用力划拉几下,岩石表面瞬间起了几道深深的划痕,这些岩石并不坚固。但石缝狭窄,不能用太过粗的工具,也不能用太过猛的力道。

宋璞又在周围找了几遍,没有找到合适的石片,他想起那个叫连鹤的人,从高处坠落后,那个碎裂的样本箱····

他灵机一动,然后兴奋地跟什么似的猛地站起来,全然忘记自己在这里蹲了多久,顿时头晕目眩,脚步不稳往后方倒去,但身体没有如心中担心的那样着地,和骞顺利的接住了他,就像是一直都站在他身后的守着他似的。

和骞有一个对宋璞来说很神奇的特质,但凡宋璞遇到点什么危险,和骞总是能及时出现。

他很想问和骞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相隔十多米的距离呢。

这让他又想起在榕水村的经历火灾时,他原本是想去参与救援,但被突然出现的和骞阻止,并且在房屋垮塌的瞬间,将他整个人用氅衣拢进怀里。

宋璞站稳后说了声谢谢,又问他“什么时候来的这儿”

“刚刚。”和骞说。

其实和骞来这儿有一会儿了,看他一直蹲在地上,用石片在石壁上划拉,跟那些在游乐场玩沙子的小朋友无异。

所以他没有打扰,但事后少不了一顿唠叨:“你兴奋什么呢,蹲久了会腿麻,起身动作太快脑子缺氧会头晕,我要是没有在你后面,此时你的脑袋都···”

“跟我来。”宋璞抓过他的手腕,径直把他往连鹤坠落的方向带去。

“···”和骞有些怀疑,宋璞是不是嫌他唠叨了。

等宋璞给他讲完怎么取那块岩石之后,和骞也能理解他刚才为什么会那么兴奋。

连鹤的尸体还没被运走,他还是那样躺在那儿,这地下连块白布都没有,无论何时看去,都如同刚坠落下来时那样。

宋璞取下了几片样本箱碎片,那一簇荧光小菇依旧在他的脸上,像生了根。

秦楼派人将工具送下来了,和骞到那根位于西南角的腐木的地方进行凿开岩石的工作,宋璞则走到另一端去取地衣那块岩石,两边同时进行。

天坑底部黑的可怕也静的可怕,但他们已经完全接受了这样的黑暗,不久前这片洞穴迎来了人类的造访,叨扰了这么久仍不罢休,但它也深知,如果没有这些人类,随着那块巨石的离开,这里的生物终究会走向灭亡。

它们应该被带走,去延续物种,感染生态,创造奇迹。

就如同天地初开时,在那片混沌的分不清天地之时,这些物种的诞生和孕育将天与地分开,从此在天与地之间形成了不可消灭,不可替代的桥梁,创造了一片适应所有生物可生存的空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