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正面临着人类前所未有的困境,我们脚下的这片地方,是我们迫不得已的选择,我们屈于此穴蛰伏于此是为了将来能再次踏上那片陆地,因为人类不能没有陆地,绿洲,和海洋。”
“昔日种种,皆刻骨铭心,而今日种种,我们却都有责任。”
“在以前,人类可以说是伟大的。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依旧很伟大。因为高居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永远不会服输,我们或许永远成为不了地球霸主,但我们可以成为永恒的守护者。”
“人类不能没有地球。”
“从我们诞生于那片海洋和陆地开始就注定了这一点。”
“我们的祖先从征服到拥有再到失去,从始至终,人类都不应该和孕育他们的一切为敌,他们也从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共存。自然可以奉献,可以付出,可以成为祭奠,可以化作桥梁,可以向上托举一切,但地球没有人类也依旧可以存活,甚至更精彩。自然大地孕育一切,转化一切,祂生命的光辉从不因他人而泯灭”
“我们也终将会回到那片土地上。今日,就是我们重新踏上地面的全新的开始。”
“但,我希望大家将责任铭记在心的同时,更要将你的家人,和你的生命同时记牢,他们之间不是大于和小于,而是一个等号。”
“希望有一天能带上你们的家人,一同踏上地面,共同见证人类历史的新征程。”
“那个时候,我们将改写历史,改写人类命运,甚至改写时间。”
“我们将战斗到底,直到我们失去生命的最后一秒。”
“这是一场属于人类自己的伟大的自救行为,地球从来不需要我们人类的救助,但人类需要地球的原谅和包容。”
人类也许狂妄自大过,但人类文明会经久不衰。
直至和骞的讲话结束,广场前所未有的寂静,连过滤口的通风扇都停止了转动,那些由人类创造出来的科技,比他们更加期盼回到太阳光底下。
他们和人类一样,都需要太阳光的照耀。
广播再一次在掌声中响起来,它提醒着每个人应该去往的集合地点,但掌声雷鸣,很快将广播再次淹没。
宋璞是最后一支队伍,按照编队,他属于第10队伍,每队20人,分别坚守在各个要领位置,他们分布在坤灵柱上方的内部缓冲区,安全界边缘补给站和信号站,望云坡,日升山山顶,以及天坑处。
按照广播的提示,由零游带领的1队先上到预备区做好物资准备,要护送知梧带领的3队和镜辞带领的2队先前往信号站和补给站,白霄带领的4队紧前往望云坡和秦楼带领的5队要去的日升山山顶紧跟其后。最后是和骞跟承桑分别带领的6队和7队进入天坑中。
而剩下的8队、9队、10队三支队伍都有惊秋带领守在缓冲区内,随时准备人员替换,惊秋掌握着所有人的情况信息,和骞要求他任何一个要点出现人员短缺或者人员替换的情况,他需要第一时间给出反应。
一个萝卜一个坑,要对人员的精准把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惊秋虽未走上前线,但他是所有人最后的后盾。
等宋璞上到缓冲区的时候,和骞还没走,零游在给他穿戴防护服。
宋璞站在门口很久才走过去,缓冲区就在预备区楼下,他是追着和骞的尾巴跑上来的,先前在坤灵住入口就看见了和骞,但当时排队的人多,他没能追上去。
他看着零游一边给和骞讲着话,一边给他检查氧气和携带的物资情况,在进行最后一步要给他戴上全透明的防护帽的时候,宋璞终于挪开脚步,向和骞走了过去,他温和地问零游:“我能给队长戴吗?”
零游认识宋璞,也知道他跟和骞的关系,自从上一次宋璞占用公共广播找和骞的时候,大家虽只闻其声而后不见其人,但那之后便对宋璞这个名字耳熟闻详。
而对于之前那些队里见过他的老人,实则见怪不怪。
零游对他点点头,将防护帽给了他就离开。
“我还以为你不会过来呢。”和骞抬手摸了下他的头发,这身防护服虽然厚重,且是采用的机甲的形象,但关节各个地方都尽量做得非常轻薄灵活,一是他们要进行的工作需要手部的精细动作配合,二是如果出现跌倒或者其他情况,身体带动防护服能迅速给出反应。
所以和骞抬手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机械摩擦的声音,宋璞只是觉得那只穿戴了一层防护的手异常的重,手掌也比之前更宽大,仿佛能包住他整个脑袋,压的他想流泪。
但这个场景不适合流泪。
和骞不需要鼓励,他也不需要安慰,因为他勇往直前的力量是来自他强大的内心深处,外界的力量只是锦上添花。
宋璞对他露出一个很灿烂的笑容,这不是送别,所以也不需要告别。
“是你太吸人眼球,我动都动不了,”宋璞抱着全透明的防护帽认真地开着玩笑说,“很高大,也很威猛,是名副其实的守护神。”
“请领导放心,”和骞一手搭上他的肩膀,也认真地回他:“保证完成任务。”
宋璞准备将防护帽给他戴上,和骞搭在他肩膀的手突然伸向他的后颈,和骞稍稍一用力,就将人带到怀里,对着宋璞嘴唇深深压了下去,他高大威猛的身形半笼着宋璞,一黑一百紧密结合在一起,那枚防护帽被宋璞拿在身侧,远远看去就像一副立着的太极图,而那个防护帽就像上面的太极之眼。
“等我回来。”和骞松开他分毫,抵着额头,看着他的双眼说。
宋璞将防护帽给他戴上后,他就只能看见和骞的一张脸,和骞在全透明的防护帽内,也只能听见公共频道传来的声音。
他走向检测台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状态良好,他和承桑站在预备区中央,用公共频道对剩下的队员说着话,宋璞什么也听不见,随后,他从预备区内的大屏幕上看到,和骞跟承桑一前一后走向那道隔绝地面的厚重的大门。
宋璞在这时候离开预备区回到缓冲区静待。
可这一等,就是五天,前方每隔两小时便传来一次最新消息,一开始都在按照预设的那样,但从前天开始,就逐渐出现人员替换,和物资更换的情况。
预备区的人用车将和骞承桑送到安全界边缘,白霄一队对望云坡做了简单的清理,用指路牌选了一条最节省最稳妥的路来,秦楼带的20个队员前往日升山山顶,围了大半个天坑的入口,将要用的40根升降绳等物资准备齐全后,和骞承桑带着人跟着就上到山顶。
“怎么样?”和骞隔着透明防护帽问秦楼,“现在能下吗?”
秦楼说可以,“但是奇怪,那些光点怎么没有了?”
“没有了?”和骞身上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不敢随便探头去看,不管有没有,都只能先下去坑底。
接着秦楼给和骞讲解了要下去的点位。
山顶处依旧是黑沉沉的,而现在时间是次日早上九点,正是旭日东升的时候,日升山之所以叫日升山,是原来的时候这里是观日出的最佳位置。
不是因为它高,而是因为它所处的视野。
日升山山下原本是一片巨大的天然湖泊被群山环抱其中。
现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头顶依旧是那面巨大的锅盖,压得人踹不过气。
和骞跟承桑用联络器对接好情况以后,一前一后沿着升降绳往下,和骞打头阵,承桑收尾。
他们这两队人的人员配置最强,是测试成绩前40名,彼此差距很小,除开需要带队的人外,无论体能还是反应能力都在最佳。
因为知梧在安全界边缘建了一个信号站,将秦楼占领的山顶的信息回收经过中转发回预备区的零游,缓冲区的人才能通过那张大屏幕看见和骞他们下去的身影,但随着黑糊糊的雾将他们的身影淹没之后,画面就停止了,只有上面的时间还在跳动。
和骞他们一旦脱离山顶,就没了信号,接下来的路,就要靠人工传递,和联络器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