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最后的玄宗 > 第16章 近乡情怯

第16章 近乡情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叔侄二人一路来到义阳县。进城之前,风五叔先找了一处隐蔽的地方,收起卜幡,换回了本门的道袍,又梳洗整理了发髻,对着河水照了照,这才进城。

离城笑道:“五叔,你这算不算是衣锦还乡?”

风五叔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贫嘴,到家之后,不许没大没小、胡言乱语,知道了吗?”

“知道了,五叔,我是见你如此紧张,跟你开个玩笑。就快到家了,你怎么一副不开心的模样?”

“我离开义阳县已有三十三载,所谓近乡情更怯,想必说的便是如此吧。”

“你为什么这么久不回家,难到你不思念家人吗?”

“叹,一言难尽!”风五叔长叹了口气,神色黯然地道起了往事。

风五叔原本姓薛名义,字子顾。薛家世代官宦,前朝时,祖上曾出过一位帝师。他的曾祖父曾任本朝户部侍郎一职,因在一起贪渎案中受到牵连,后死在狱中。祖父年少丧父,跟着太祖母颠沛流离,尝尽了辛酸苦楚,却靠着勤奋苦读中了进士,后来做了怀州刺史。

受祖父影响,风五叔的父亲至小苦读,一心想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不想寒窗数载,却屡试不中,直到祖父去世也未能如愿,还是依靠薜家余荫,做了义阳县的县丞。父亲耿耿于怀,因此对膝下二子极为严苛,要求他们一定要考取功名,光耀家门。

风五叔是小娘所出,至小不爱读书,为父亲所厌弃。加之小娘出身寒微,在薜家没有地位,母子二人不受待见,生活艰难。风五叔十七岁那年,小娘病重,生命垂危,父亲竟不肯请大夫为之医治,以至阿娘病故。风五叔为此与父亲大吵了一架,愤然离家,此后再也没有回过家门。

天下怎会有如此薄情的父亲?离城想到自己的阿爹尽管更看重哥哥,却也是疼爱他的,对风五叔十分同情。他问:“那你后来怎么去了凤翎山?”

“当时,我一时气愤,便离家出走,投奔母亲远在西南的表亲,在路上遭遇了盗匪,被家师灵风散人所救,后来便拜他为师,入了山门,因在入室弟子中排行第五,便随家师姓风,名五顾。”五叔长叹了口气,道,“三十三年了,就算父亲离世,我也未能回来奔丧,如今回归,心中自有百般滋味。”

离城从前觉得五风叔长得有些可怜,不想他的身世也如此可怜,又问道:“五叔,你这位兄长怎么样?”

“兄长薜忠,字子期,大我两岁,至小聪明伶俐,又是大娘所生,在家的地位自然不同。他与我虽不亲厚,对我也从未打压欺凌。我到了凤翎山后,往家里寄过书信。父亲自然是不肯再认我这个儿子,倒是兄长回过几封信,后来又写信告知父亲亡故之事,要我回家奔丧。凤翎山到义阳县路途遥远,我那时仍然心怀愤懑,便没有回去。此后,我兄弟二人再没通过书信。”

“我阿娘常说,一家人之间没有隔夜仇,想必你的这位兄长是思念你了。”

风五叔摇了摇头:“前段时日,兄长忽然寄信给我,要我回义阳,说有事相商。我那时恰好要下山送拜帖,便想着回家看看。”

“那你还绕到京都去?”离城眼睛溜溜一转,笑道,“五叔,你莫不是有些怕你这位哥哥,不敢回家吧?”

“胡说。”风五叔被看穿了心思,脸上有些挂不住,干咳了两声,道,“好了,闲话莫说,进城吧。”

薜家位于城北大街的中央地段。但凡城镇,自来有南富北贵之说,义阳县城也不例外。薜宅的左右两边都是大门大户的宅院,从侧面望去,只见一排整齐的石狮子,倒也壮观。薜家大门正对雨帘巷——那是一条青石铺砌的小巷子,两侧是低矮的青瓦房,每逢下雨,屋檐滴水成片,因而得名。若是雨天敞开薜家大门,便能在院中坐观其景,也是美事一桩。

离城心想,风五叔看着简朴寒酸,竟生在这样的富贵人家;他平时性情寡淡,谨小慎微,没想到内在却是宁折不弯的刚烈男儿,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二人站在薜宅大门前,离城见五叔胸口处起伏不定,显然是在暗中吐纳以缓解紧张。他笑着上前敲了敲门,一个年轻的小厮开了门,神情木然地问他们找谁。

风五叔道:“烦劳通传你家老爷,就说子顾回来了。”

小厮一点也不好奇,冷冷了说了声“等着”,便关上了门。

“五叔,你家小厮好没礼貌。”

“罢了,少小离家,谁又识得子顾呢?”说着摇了摇头,神情颓然。

不一会儿,那小厮开了门,依旧是面无表情,冷冰冰地道:“进来吧。”

二人进了门,跟着小厮来到前厅。离城见一个五十岁左右、一脸清瘦的中年男人坐在太师椅上,穿了一身绿色绸缎缝制的厚棉服,头上戴着一顶鹿皮绒帽。那人的长相与风五叔有些神似,只是他眉目刚硬,面色峻朗,多了几分富贵傲人之姿,也多了几丝威严凉薄之气。

“你回来了?”薜忠盯着久别重逢的兄弟,上下打量了一番。兴许是嫌那身道袍碍眼,薜大老爷厌烦地皱起了眉头,冷笑了一声,“呵呵,还真成了个道士。”

“兄长。”风五叔低头行了礼,尴尬地立在原地,一副无所适从的模样。

“坐吧。”薜忠指了指一旁的椅子,低声叹了口气,不知是厌烦还是有什么心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