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算明白了,90年代法制法规不健全,灰色地带四处可见。
狄董长期浸淫在这种环境,朝人送礼送钱早就都习以为常。
但她的成长年代和他们不同,她所在的背景里,营商环境是逐渐变好的,她更是遵纪守法的好孩子。
所以,这件事真得很让她为难,可她都主动揽下来了,那也只好去碰碰运气。
她拿着这个牛皮信封,一边走一边祈祷:“老天保佑,千万别把我抓起来。”
在夏志琪的想象中,那天当她颤颤巍巍把购物卡拿出来以后,有人一脸鄙夷把它们丢到地上,呵斥道:“大胆妖妇,竟敢贿赂本官!来人啊,把这厮拖下去、丢到衙门外!”
等她走出了老狄独栋的办公楼,门口传达室保安大爷认出来她,赶紧帮忙开了闸门,还冲她打招呼说:“要下雨了,赶紧回去吧。”
这个保安夏志琪早就听说过,从老狄创业初就一直跟着他,特别机敏。
凡是有讨要工程款的人来,只要对方露出强制闯门的意思,刚碰到他,老保安就会顺势躺地上说被撞坏了骨头。
有一次争执比较久,老保安愣是在水泥地上躺了三个多小时。
而且他很有眼力见,但凡有点身份的人要出门,他都会飞快地亲自帮忙开闸机,摆出极为殷勤的姿态。
他一没文凭,二没专业,一年至少到手起码1万块,别说那些拧螺丝的青工了,这收入比不少大学生都要高,而且还在楼里,不风吹日晒,有茶水间,也有休息的椅子。
不管什么时代,机灵的人总归会过得比较好,她不由感慨。
两天后,夏志琪出现在了法院门口。
先是登记身份资料,检查提包内有无违禁物资后,她就走进了法院大门。
从外表看是很普通的办公楼,也就是台阶比较高而已。
她来得比较早,慢悠悠地穿过了长长的走廊。
这一趟,真是大开眼界。
因为有不少民事案件都在半开放的环境里审判,一些当事人的嗓门之大,简直声动全楼。
有当事人在门口询问律师:“待会要不要下跪啊?”
还有当事人在情急之下喊:“大人,你听我说!”得到的回复是:“请叫我审判长”。
当事人立即改口:“启禀审判长青天大老爷!”
中国人千百年来与生俱来的就是跪求青天大老爷的基因。
夏志琪为了不笑出声,废了好大力气。
特别是一个有关拆迁补偿的纠纷,好多人聚集在法庭门口拌嘴,几乎挡住了她的去路。
只见一个中年大叔气势汹汹:“有后台的才能分到市区江边上的房子,没后台的只能住郊区,都快看见‘江苏人民欢迎你’的牌子了。”
他的对家是个老头,口舌也很利索:“江苏不好吗?都是中国,一样很好的啊。”
中年大叔:“册那,你觉得好你怎么不搬过去?”
老头回敬:“阿拉是市区人好伐?不像你,全家都是郊区乡吾宁!”
中年大叔的老婆也前来应战:“乡吾宁又哪能啦?你家不也是解放前逃难过来的吗,真正的有钱人49年就去香港、台湾和美国了,你那么有本事怎么还赖在中国啊?”
最后还是审判长黑着脸把他们都喊了进去。
至于老狄的官司嘛,确实泛善可陈,原告是位男律师,审判长是位中年女性,她按照流程确认完各类细节,很快就宣布当庭结案。
律师上去和她简单聊了几句就走了,诺大的法庭,就剩下了书记员以及审判长。
夏志琪鼓足勇气上前道:“审判长,我有些情况。”
对方抬起头和蔼地问:“怎么啦?”
就是她这个和气的表情鼓励了她,夏志琪深呼吸一口才说:“被告公司现在正在和银行谈抵押贷款事宜,银行明天就会去调查酒店的产权,全厂子的人都在等这笔钱发工资,所以我想能不能——”
审判长笑了笑,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宣判文书我中午之前就能写好。”
夏志琪喜出望外:“那太好了,今天就能送到吗?”
对方很认真地回答她:“送文书是执行庭的责任,不归我管,你要自己想办法了。”
夏志琪刚想问“执行庭”在哪里办公,她应该去找哪一位,人家就带着书记员一起离开了,完全没给她多说一句话的机会。
可对方确实已经尽力帮她了,仅是摆明态度不想多掺和而已。
夏志琪连忙跑出法庭,刚才还熙熙攘攘的走廊里,除了门口执勤的,她连问路都找不到一个人。
她总不能拉住执勤法警问:“哎,大哥你好,请问执行庭在哪里,我要去送礼走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