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恋爱脑的破防日常 > 第5章 六年

第5章 六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2024年初,杭城国际博览中心。

作为杭城目前规格最高的展览中心,杭博举办的展会一直备受外界瞩目。

“中国青年艺术展”作为开年首展,更是早在公布之初就吸引了艺术界和许多知名收藏家的目光。

据传这次邀请到了几位在国际上活跃的知名艺术家,到时他们会亲临现场参与讲解和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展会的专业性和参观价值。

艺术的表现方式虽然有很多,但是核心总是与美有关。发现美并用镜头完整的呈现出来,大概是作为一个摄影师的毕生的追求。

明华大学毕业后和室友刘斌一起建立了摄影工作室,至今已有四年。两人分工明确,明华审核拍摄,刘斌负责文案和宣传。他最近遇到了瓶颈期,缺乏创作激情,于是决定来展会看看好换个心情。

上午十点,明华到达展会门前,进场不过几分钟,他就多次听到同一个名字。

云意,国际知名的青年艺术家,中法混血。他的父亲曾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画家,母亲是法国著名的演奏家,云意在法国出生成长,受父母影响,年少时就展现出非一般的艺术表现力。

在目前极度重工、匠气浓厚的艺术圈,其作品以极具特色的旺盛生命力为世所知。

云意的作品精且少,一经问世,一般只在拍卖会昙花一现,就进入收藏家的保险柜。他的作品第一次公开展示,很多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明华作为圈外人都早早的听到了消息。

进门后先是经过一段张贴着参展作者介绍的长廊,随后才进入正式的展厅。厅中按照顺序划分为一个个独立展位,每个展位前都摆放着一张介绍所属作者极其代表作品的海报。

明华时间充裕,就从入口开始一个个展位逐次欣赏,遇到感兴趣的作品也会停下和作者详细交流。

等他经过云意的展位时正是人流高峰期,原本不大的展位前人潮涌动。明华无意挤进这熙熙攘攘中,索性在附近的一个茶歇处坐下,一杯咖啡、一叠点心,静待人群散去。

一小时后,人流减少,明华才起身走过去。

纵观全场,展品数量虽不多,但能看出每个都是精雕细琢创意独特的佳品,可能是受限于展位空间,展出的大多是中小型摆件。

明华的目光被摆放在展架最左侧,一个看起来极具现代风格的艺术挂钟吸引。

挂钟整体是凌霄花的造型,采用了晶瓷工艺,绿叶造型的指针,藤条样式的钟摆,远远望去,仿佛一朵浅橙色的凌霄花在迎风摆动。

明华走近,看到挂钟下方的标签上标注了作品的名字——《凌云》。应该是取自贾昌朝的“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①。

大概是对着它看的太久,有人走到明华身侧,问:“你好,是对《凌云》感兴趣吗?”

明华回过头,看到了一个青年。

青年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身形高大,穿一身铅灰色西装,头发比一般男生略长,几乎掩盖住修长的脖颈。他的眉眼深邃,眼珠在灯光照射下呈浅蓝色,明显是有国外血统。

结合云意的生平,明华有所猜测。更何况,这个时候,会这么问自己的,也只会是他。

明华侧身看了一眼海报简介,果然,他就是这个展位的主人——云意。

明华微笑着伸出手:“是的,云先生。我是明华,很高兴认识您。”

云意回握了明华的手。

“这个挂钟造型很独特,您可以介绍一下吗?”明华问。

“当然。”云意说。

“这个挂钟的灵感来自于凌霄花。去年夏天我在南城小住,外出散步时曾路过一个老街,青砖灰瓦的建筑上,盛开的凌霄花点缀在碧绿的枝叶中灿烂的绽放。当时正是傍晚,天边橘色的霞光映照在老街里,一时难以分辨花和晚霞谁更瑰丽。回去后我念念不忘,于是就有了这个挂钟。”

娓娓道来的叙述,让明华仿佛也看见了这梦幻般的美景。

时隔六年,他好像又回到了大二的那个夏天。

明华赞叹:“那天的凌霄花一定很惊艳。”

虽是称赞,却似乎有未尽之意。云意问:“明先生也喜欢凌霄花?”

可能是云意的描述太美,也可能是今天的气氛太过合适,明华生出勇气,第一次尝试和外人分享当年的事:“是的,凌霄花也曾留给我一次念念不忘的相遇。那之后我在杭城又待了六年,都再没见过同样令人惊艳的风景。”

云意何等敏锐,“让你惊艳的,是花吗?”

明华闻言,坦然道:“多重因素造就了那次极致的美景,我后来无数次重走那条小巷,风景仍旧,但总觉得不是我想要的,如此看来,无论独特的建筑还是美丽的花朵都只是寄托罢了。”

云意:“寄托的是一个人?”

明华点点头:“一个很特别的人。”

特别的人,云意大概明白了。

看眼前人的外表,六年前他应该还很年轻。年少时惊鸿一眼的相遇,青涩但也专一。

他尚在思考怎么安慰,踌躇间,眼前人已经迅速收拾好情绪,继续微笑着说:“让您见笑了。”

云意摇了摇头,表示理解,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个深情却也理智的人。而他过往所见的,这样的人,无论出身如何,向来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不菲的成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