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人在三国,日日签到打卡 > 第59章 常山赵云

第59章 常山赵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果然赵子龙爱马,不枉费她在系统商场花500信仰值兑换的“汗血宝马”。

接着,王镜拍了拍赵云的肩膀,指着马说:“赵将军此去路途遥远,这匹马脚力极佳,日行千里不在话下,愿它能助将军一臂之力,平安往返。”

赵云看着眼前的骏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动。他深知这匹马的珍贵,也明白王镜这番赠礼的情谊。当即单膝跪地,郑重地说道:“君侯厚赐,云愧不敢当。”

王镜连忙扶起赵云,笑着说:“将军不必如此,你我虽各有所属,但皆是为了天下百姓,区区一匹马,何足挂齿。只盼将军一路平安。”

赵云没有再推辞,一切尽在不言中。他再次抱拳行礼,随后翻身上马,骏马嘶鸣,马蹄高扬。

赵云一勒缰绳,带领着押运部队浩浩荡荡地踏上归程。

行出一段距离后,赵云勒马回望,只见城头旌旗猎猎如昨,身后城门缓缓闭合,晨雾中王镜拱手作别,身影虽渐渐远去,话语却飘荡在风中,清晰可闻。

“若他日子龙在公孙将军处不得志,君可记得,江东百里,必有子龙驰马之地!”

【叮——成功获得信仰值1000】

送别赵云,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王镜紧绷的神经一松,长舒了一口气。

她的目光从远去的队伍收回,心思即刻飘回豫章战场,不知那边战况究竟怎样了。

……

夏雨如注,浇透了南昌城头的青砖。诸葛玄手扶女墙,目光望向城内。三日前还能隐约瞧见的袅袅炊烟,如今已彻底消散不见。城东那片曾经郁郁葱葱的竹林,眼下只剩光秃秃的竹桩。当守军拆下最后几根屋梁当作柴火烧时,他分明听见城南巷子里传来孩童凄厉的哭喊。

东门的箭楼塌了半角,诸葛玄默默数着城垛间巡逻的士卒,与月初相比,人数竟又少了三成。那些空出来的位置,很快被裹着麻布的民夫填补上去,可他们连举盾的姿势都显得极为生涩,一看就是毫无经验。

粮仓里的粟米所剩无几。诸葛玄收到袁术的文书,上面只写着“死守待援”四个字,可承诺的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不知何时才能抵达。

夜幕降临,诸葛玄看见孙策军中的火箭如流星般划破夜空。城下三十丈外新筑起的土山上,投石机的轮廓在火光映照下忽明忽暗。

望着这一切,诸葛玄心中满是无奈与绝望,长叹一口气后,终于做出了决定:主动出城求和。

“开城门。”他说出这三个字时,缓缓解下腰间“豫章太守的银印。

城门缓缓打开,诸葛玄身着单衣、赤着双足,走在最前面,手里捧着盛着官印的漆盘。

他看见当先一骑的白马踏碎水洼,马背上的少年将军金冠红缨,眉目英俊,正是孙坚的长子孙伯符。

“豫章郡户籍七万三千户,现存守军四百二十七人。”诸葛玄的嗓音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平稳,将漆盘高高举过头顶。

“将军,城中皆是无辜百姓,战火一起,必定生灵涂炭。恳请将军高抬贵手,放过城中百姓,玄愿以一人之命相抵!”

身后传来压抑的啜泣声。守军纷纷扔下佩刀,铁器坠地的回音在瓮城里久久回荡,迟迟不散。

孙策下马的脚步声很轻,他接过印绶,上前一步扶起诸葛玄,说道:“先生此举,真乃大义。我孙策虽为武将,却也深知百姓疾苦,岂会做出屠城这等伤天害理之事。先生放心,只要你等归降,我必保城中百姓周全。”

诸葛玄听闻此言,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落了地,眼眶微微泛红,再次拱手谢道:“将军仁义,玄代城中百姓谢过将军大恩。”

于是,孙策挥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南昌城。城中百姓见敌军入城,却对百姓秋毫无犯,不禁暗自庆幸诸葛玄这一求和之举。

安顿好军队后,孙策将诸葛玄请至府中,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先生,我家主公王镜听闻先生之才,十分赏识,特命先生带着家眷前往丹阳。”

诸葛玄心中一惊,脸上瞬间露出忐忑不安的神色。

前往丹阳,无疑是身处他人屋檐之下,从此受制于人。

可如今城已破,自己又刚刚投降,哪还有拒绝的余地。

犹豫片刻后,诸葛玄无奈地拱手应道:“既如此,玄自当遵从贵主公之命。”

此后,在孙策的精心部署下,整个豫章郡迅速被占领。

各郡县官员得知南昌已降,大都望风而降。短短数日,王镜的势力便在豫章郡稳稳扎根。而诸葛玄也在收拾好家眷行李后,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前往丹阳的路途,前路茫茫,不知等待他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