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人在三国,日日签到打卡 > 第51章 昭宁女侯

第51章 昭宁女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国不可一日无君,郡亦不可一日无太守。

拿下会稽郡后,王镜心中很快便敲定了新任太守的人选——张昭。

张昭素有威望,擅长内政,由他来治理会稽郡,想必能很快让各项事务步入正轨。

更重要的是,张昭是王镜一手提拔起来的,从最初的幕僚小吏,一路成长至今,这份知遇之恩,张昭定会铭记于心,对王镜忠诚不二。

张昭在听闻王镜征召他担任会稽太守的消息时,一刻也不敢耽搁,带着家眷星夜兼程赶来。

他见到王镜后,旋即郑重地行了大礼:“主公大恩,昭无以为报,感谢主公如此信重!”

王镜笑道:“子布先生,你这样说可就见外了。我向来敬重先生的才能,这会稽郡唯有托付于你,我才能安心。日后,你将这会稽郡治理得繁荣昌盛,百姓富足安乐,才是对我最大的报恩。”

“主公放心,昭定当殚精竭虑,不负主公所托!”张昭心中一暖,言辞愈发恳切。

敲定会稽太守后,王镜论功行赏,正式册封荀彧为丹阳太守,郭嘉担任军师祭酒,孙策出任丹阳郡都尉,阿卓与严白虎也都加封武将官职……诸将皆大欢喜。

随后,她又开始为吴郡太守的人选发愁。吴郡地处要冲,经济富庶,豪族势力盘根错节,太守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这日,王镜又负手立在桌案前,眉心轻拧。

“主公可是为吴郡太守人选烦忧?”就在此时,荀彧的藏青衣袖垂落在门槛边,他迈步走了进来,声音宛如浸过寒潭的玉石。

“文若来得正好。”王镜抬起头,轻笑道,“我正为此事烦恼,文若可有良策?”

荀彧拢袖走近两步,微微一笑:“彧正为此事而来。彧斗胆向主公推荐一人,此人定能胜任吴郡太守之职,他便是荀攸。”

王镜点了点头,示意荀彧继续说下去。

“荀攸乃是我族中侄辈,字公达,此人足智多谋,有经天纬地之才。

早年曾因谋划刺杀董卓而入狱,却能沉着应对,全身而退,足见其胆识过人,性稳如磐石。

他擅长奇谋,善于洞察局势,若能出任吴郡太守,定能将吴郡治理得井井有条,为主公稳固东南根基。”

王镜认真地听着,心中暗自思量。荀攸的名声她早有耳闻,只是未曾深交。如今经荀彧这般极力推荐,她心中不禁动了几分。

如今吴郡缺的不是锐气,是能压住暗潮的秤砣。若用颍川荀氏的名头镇着……

王镜忽然笑出声,眼底划过一道流光。

“文若的举荐,我自然信得过——就依先生所言,定下荀攸为吴郡太守。”

说罢,她拿起笔蘸了蘸墨,准备即刻书写任命文书。

“文若受累,还得烦请你速速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至荀攸处,务必请他早日赴任。吴郡局势复杂,早一日有能者治理,我便早一日安心。”

荀彧微微欠身,“主公英明,彧定会安排妥当。”

王镜边铺开纸张,边接着说道:“文若,吴郡顾、陆、朱、张四姓底蕴深厚,族中子弟不乏佼佼者。当下,陆逊、朱然正在太平书院求学,皆是可造之材,不妨将他们拔擢一番。”

一来能笼络江东士族,二来他们与荀攸相互制衡,既能广纳贤才,又可稳定局势,更有利于王镜收拢大权,掌控全局。

荀彧领命而出。

王镜悬了整日的心晃悠悠落进胸腔,却仍残留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痒,仿佛方才写下的不是几个人名,而是往江东棋盘按了数枚带刺的黑子……

……

【当前时间:东汉初平三年六月十五】

【叮——签到成功,获得技能“兽灵共感”】

【兽灵共感:能与动物建立心灵连接,实现深度沟通,也可以向动物传达想法和指令,不受语言和物种的限制(冷却时间30天)】

听到系统的提示音,王镜兴奋地差点叫出声,这可是梦寐以求的技能,怎能不让人欣喜若狂?

她平复了一会儿激动的心情,集中精神,试着运转起“兽灵共感”技能,将意念缓缓向外延伸。

窗外漏进的鸟鸣,原本此起彼伏的啾啾声,落入王镜耳中,化作了清晰的句子。

一只喜鹊扑棱着翅膀,停在了窗台上,它的嘴里嘟囔着:“今天飞过好多地方,累死我了,这户人家窗台挺舒服,休息会儿再去找点吃的。”

王镜在心里尝试着回应:“你从哪儿来呀?”

那喜鹊像是真的听到了一般,原本梳理羽毛的动作停了下来,歪着头,黑溜溜的眼睛盯着王镜,咕咕叫了两声。紧接着,王镜的脑海里就传来了喜鹊的思绪:“从很远的山林来,那边有好多伙伴,不过这儿有好多新奇玩意儿。”

王镜刚想再问些什么,只见喜鹊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什么,全身的羽毛一下子蓬松起来,活像一团炸开的毛线球,它叽叽喳喳地叫嚷着:“两脚兽会讲正经话了!”

王镜拿出一碟小米,轻轻放在窗边,笑着说:“请你的。”

喜鹊先是警惕地看了看王镜,又瞧了瞧小米,随后小心翼翼地啄了一口,确定没有危险后,便欢快地啄食起来。“两脚兽开窍了嘿……谢谢你,啾!”

王镜与喜鹊交流正欢,突然,侍从匆匆忙忙赶来回禀:“郡主,长安来了使者,此刻已在府外等候多时。”

“将使者请进来吧。”王镜换上严肃的神色,大步朝着前厅走去。

来到前厅,她负手而立,目光紧紧盯着门口。

八名虎贲郎手持缠金戟开道,绛色仪仗如赤龙般蜿蜒至阶前。头戴獬豸冠的持节使者拾级而上。

王镜定睛一看,来者竟是传递诏书的诏使。

诏使道:“天子诏,丹阳郡主王镜接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