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黄巾贼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瞧见王镜这边人多势众,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兵强马壮,心里顿时发怵。
还没等真正交锋,他们便吓得屁滚尿流,哪还有半分刚才的嚣张气焰,纷纷丢盔弃甲,抱头鼠窜,不过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村民们见黄巾贼跑了,都战战兢兢地从藏身之处走出来。
若不是这行人出手相助,他们恐怕已惨遭黄巾军的毒手。就在这时,有人眼尖,瞧见了王氏的旗帜在风中烈烈飘扬。
村民们互相打量,窃窃私语,终于,一位老者鼓起勇气问道:“敢问阁下是何方神圣?”
毕竟刚经历了黄巾军的灾难,他们实在害怕才出狼窝又入虎穴。
只见华丽的马车上,侍从撩起车帘,端坐其中的女子侧脸露了出来。她虽一身戴孝装扮,却难掩琼姿玉貌。只见她肤若凝脂,琼鼻秀挺,气质卓然。
村民们望向女子,眼中满是感激和敬畏,不禁暗自揣测,这位肯定是哪家的贵女出行,瞧这阵仗,可真是太大了!
“我乃丹阳郡主,正要前往封地,路过此处,见黄巾作乱,实在不忍,便出手相助。”女子开口,声音清脆却不失威严。
村民们听闻,先是一愣,随即纷纷跪地叩谢。
“郡主大恩大德,无以为报!”
整个村子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之中,村民们与家人相拥,抱头痛哭。
与此同时,王镜又命随行大夫救治伤者,另一队人马开放车队粮草救济百姓。
车队忙碌许久,众人疲惫不堪,王镜便安排队伍暂时在阳翟安营扎寨休整。
……
一连几日过去,王镜仗义出手驱散黄巾、赈济村民的义举传遍了阳翟。
颍川太守李旻听闻此事,感到后怕。王镜是朝廷亲封的郡主,名正言顺,倘若她在就国途中于颍川出了什么事情,自己肯定脱不了干系。
这位太守没什么本事,面对颍川盗贼四起的局面,也无力管束。于是,他只能向王镜赔罪,希望王镜不要上表朝廷,治他失职之罪。
李旻还亲自上门,邀请王镜赴宴,想为郡主接风洗尘,在颍川好好款待她一番。
王镜以热孝在身拒绝了,但李旻执意要为她在阳翟城内安排住宅暂住,王镜恭敬不如从命,便和杨夫人等人一起住了进去。
踏入这处住宅,只见朱漆大门庄重古朴,两侧石兽威风凛凛。迈进院内,地面铺着规整的青石板,缝隙间青苔点缀,增添几分雅致。
庭院中央一方清池,锦鲤悠然穿梭于荷叶间,水面波光粼粼。四周廊庑环绕,木雕窗棂精美绝伦,花鸟鱼虫栩栩如生。
就在王镜住进这处宅子的第二天,她就迎来了一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