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如福去世后,商海一直在劝何映蓉搬来和他们一起住。何映蓉一开始并不想去,她现在身体还好,完全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她不愿意住到儿子家给别人添麻烦。但是商海劝了她几次之后,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可以帮忙照顾商子聪,因此就答应了。
“行,我过去住可以帮你们照顾聪聪,你们两个可以省点心,尤其是童欣,她可以多花点时间在工作上。”何映蓉说。她还不知道童欣已经在单位被边缘化了。
商海跟何映蓉商量好,等这次带商子聪从北京体检回来,就把她接过去住。
距离上次收到康大夫催促复查的消息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商海没有急着带商子聪去复查,一方面是因为刚刚办完商如福的丧事,他自己需要一段时间修复身心,另一方面是他觉得商子聪前几次复查结果都没什么问题,所以这一次复查没那么急迫。
商子聪还是时不时咳嗽,脸色也很苍白。商海看他虚弱的样子,跟童欣商量,等他彻底好了再去复查。
“这波流感是挺严重的,林佳跟我说好多人都住院了,甚至还有不少年轻人呢。去一趟北京那么折腾,还是先把身体养好了再去。”童欣同意商海的提议。
但是又一个月过去了,商子聪并没有好转的迹象。一天吃晚饭时,商子聪突然用手捂住胸口,紧皱眉头,露出痛苦的神情。
“聪聪,你怎么了?不舒服?”商海和童欣紧张地问。
商子聪深呼吸几口气,脸色慢慢恢复了正常。
“没事,就是刚才胸口有点疼。”
“一直这么咳嗽,胸口肯定要疼的。”童欣心疼地说。
商海想了想,说:“要不先带他上北京复查吧,顺便把咳嗽也治一治,不能总这样下去。”
童欣考虑了一下,答应了。
商海已经带商子聪去北京复查了几次,算得上熟门熟路了,所以这一次出门没有带多少东西,想着快去快回。一转眼春天就快过去,中考的日子又近了,这一次商海和童欣早已不再做实验中学的梦,只想着商子聪能顺利参加中考,有个高中上就可以了。
这一次复查,当商子聪坐在康大夫面前咳个不停时,康大夫的表情显然有点惊讶,他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商海,商海说:“没事,就是感冒了,前段时间我们那里有流感。”
“他这样子多久了?”
“得有一个多月了吧。”商海有点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康大夫皱了皱眉,严肃的目光在商子聪身上停留了一会儿,什么也没说,开出检查单递给了商海。
检查项目还是老几样,胸部CT和血液检查。检查过程很顺利,所有项目都做完了,当天就能出结果。商海想着带商子聪来北京这么多次,从来也没去哪里逛过,就问他有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商子聪病恹恹的,兴致不高。商海在旁边一直鼓动他,突然想起他一直以来的愿望是来北京读大学,便兴奋地说:“要不爸爸带你去大学里转转?”
商子聪的情绪像一根划着的火柴,迅速燃起,又更快地熄灭了。曾经的理想和热望在今天看来显得那么遥不可及,甚至还带点嘲弄的意味。失去的自信像被风暴摧毁的城池,一地狼籍,难以复原。
“爸爸带你去北大吧?还是先去清华?”商海乐呵呵地说。
“爸,你觉得我能考上吗?”商子聪苦涩地说。
“只要好好努力,没什么是不可能的,我看我儿子聪明得很。再说,去这些顶级学府体验一下氛围,可以让你学习更有动力嘛,将来就算考不上清华北大,考个其他的北京好大学也是可以的。”对于商子聪的未来,商海从来都是信心满满。虽然商子聪突患重病让他跌了一个大跟头,但是一切都在慢慢好起来,他还是可以回到正轨,拥有他想要的人生。
商子聪拗不过父亲,只好跟着他出门了。商海查过路线,他们住的地方离北大很远,商海有点舍不得花钱打车,坐地铁要换乘两次,商海觉得还是坐地铁更方便。
但是到了地铁站他们才发现,因为这个地铁修建年代久远,没有电梯,他们只能走楼梯下去。商海有点担心,问:“能行吗?”
商子聪点点头,扶着楼梯的扶手慢慢往下走。这时候不是早晚高峰,地铁人不多,偶尔有几个人从他们身边经过,也没有多看他们几眼。
这时一个年轻男人从他们身边走过,本来已经走到了下面几级台阶,突然又回过头来问道:“需要帮忙吗?”
商海一愣,随即笑着说:“不用了。谢谢!”
“还是热心肠的人多啊。”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让商海很感动。
他们花了一个小时才终于到了北大,却在门口被告知今天非节假日不对外开放。父子俩很失望,在门口请学生帮忙拍了张照,又恋恋不舍地站在门口看了半天来来往往的学生。
“你看人家这些北大的学生,气质都不一样!”商海发自内心地感慨。
要说商子聪不心动那是骗人的。虽然进不去,但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那些学生进入校门,直到那些身影消失在校园深处。有那么一瞬间,他幻想自己也是他们的一员,意气风发地走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
“走吧,还去清华看看吗?不知道清华今天能不能进去。”商海说着看了一眼手机。“三点多了,检查结果该出来了。要不咱们先去取报告,然后查一下怎么进清华,有了准备再去,省得再被挡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