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瞧见一次,只看到了一点。他跟我说他平常不怎么用剑,他喜欢用枪,我亲眼见过他用枪杀人,出手确实狠厉。”
“一寸长一寸强,倒想亲眼见识一下。姐什么时候回王府呢?”
储青蘅把花浇完了把瓢往桶里一扔,有些颓丧地靠在柱子上,懒懒地说:“晌午吧。”储青蘅多少有些不想回去面对他们,有些累人。
没到晌午,储青蘅就回王府了。
进到王府,她就感觉到气氛不对了,下人们看她的表情各异,但是因为惧怕她,也不敢表现出来,都是恭恭敬敬的。
她没有第一时间去见公公婆婆,而是和若宜一起先去见了老祖宗。
老祖宗看到她回来了,倒是很高兴。储青蘅立马上前蹲在老太太跟前,挨着她说:“老祖宗,孙媳来给你请安了。”
“蘅丫头回来了。老婆子许久没看见你了,都有些想你了。”老太太喜欢储青蘅这样的女孩子。同时她也是个豪爽的人,也向往外面广阔的世界,只是被困在内宅,又因为年纪大了,现在只能养尊处优,哪里也去不了。
“我也想老祖宗啊。你看,我这次还给老祖宗带了好些东西回来。”说完,储青蘅起身打开下人捧着的盒子,拿出几匹绸缎递到老太太跟前。
“老祖宗,这是我从洛南带回来的料子,这颜色都是新弄出来的,上面的样式也是当地独有的,做工也好,这颜色也称您,给您做衣服穿好看。”
老太太拿起料子细细看着,说:“这料子是不错,蘅丫头不愧是做生意的,眼光就是独到。这料子要是拿到京城卖肯定能卖不少钱吧?”老太太好奇地问。
“是能卖不少钱呢。除了这个,我还给您带了很多好玩的小玩意儿呢。”
老太太年轻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但是对一些其他地方有趣的新鲜玩意儿见识的少,见到除青蘅带回来的这些倒觉得新鲜。
另外,储青蘅还给了老太太一串又大又圆的紫色珍珠。紫色珍珠养殖难度大,能有这么好的已经很难得了。
“这珍珠又大又圆,颜色又亮,当真是漂亮极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紫色珍珠呢。”若宜忍不住惊叹道。
老太太见到这么好看的珍珠也是惊讶,说:“倒是难为你了,这么好的东西也舍得拿出来孝敬我。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有我呢,他们不敢为难你。你且去跟见你公公婆婆,我叫繁缕跟你去。”
繁缕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地位非同一般,连王妃都要给三分薄面。
“多谢老祖宗。”
储青蘅收拾了一下,就去拜见王爷王妃。
见她来,王爷王妃的脸色都不太好,但是看到繁缕跟在一旁,他们也不好发难。
储青蘅刚跪下请安,繁缕就说:“王爷王妃,老祖宗这段时间想念世子妃得紧,知道世子妃回来了,想叫她过去陪着说话。老祖宗说她这段日子有些闷,想让世子妃把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说给她听听,好解解闷。还说世子妃刚回来,要给备一个接风宴,想好好热闹一下。”
“既然老祖宗发话了,就按老祖宗说的办吧。”老王爷淡淡说道。
这下王妃也不好说什么了,儿子刚来信说不要为难儿媳妇,老太太又护着,她再不满又能怎么着呢?
她说:“既然回来了,就好好打理府里上下,我一把年纪了,不能事事都让我来操心。你已经请过安了,歇着去吧,记着好生服侍老太太。”
“是,儿媳告退。”
走出王爷王妃的院子,储青蘅松了一口气。
“怎么样?父亲和母亲没有为难你的吧?”几个姐妹在院子门口等着,见她出来担心地问道。
“没事。”储青蘅轻松地说。
晚上,储青蘅的接风宴上,老太太直接对众人说:“蘅丫头出身商贾,这么大的生意都是由她来照管。她虽嫁进了我们府里,但是生意却还是得做,要出个远门也是常事。就像煦儿一样,在外面打仗,一去就是个一年半载才回。蘅丫头做生意不仅是她自己赚钱,同时也把王府里打理得好,同时也给我们府里带来了好处。我们是有礼之家,我们不能只念着那些陈腐的规矩就不念人的好。以后蘅丫头出门,跟大家报备一声就好了,不要为难她。”
“老祖宗,我们知道了。”众人应和道。
储青蘅闻言,心里觉得有些暖暖的,虽然不必在家自在,但是他们能做到这样,她也挺开心的。
吃完饭后,储青蘅就给殷恒煦写了信去。
远在青州的殷恒煦看到信中的内容,也露出了笑容,同时也给她回了信。不过储青蘅受到信都是好多天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