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娘带着许东山的手晃了晃。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苏月娘的话语戛然而止,许东山还等着她说下一句。
她却抽开了手。
“没有了?”
苏月娘抬起头,“没有了。”
“不是还要发个毒誓吗?”
苏月娘朝他笑,“我相信许大哥肯定不会骗我!咱们两个肯定能长长久久地合作下去!”
苏月娘还着急回去再数一遍钱,说完这句话后,她便抱着钱匣子,噼里啪啦地跑了。
留在原地的许东山愣神良久,直到听不见铜板的脆响,他才抬手摸了摸发烫的耳朵。
——
七月初七,七娘妈生。
七娘妈是妇女孩童的保护神,更是许多闽南孩童的契母(1),掌管送子、生养、疹痘等事项。
家中只要有妇孺,便都要在七月初七这日给七娘妈烧香上贡。
虽然许家并不是苏月娘的家,但苏月娘还要在这儿做生意,便得在这儿敬七娘妈。
七娘妈要敬,生意也要做,苏月娘破天荒地早起准备敬七娘妈的东西。
许东山和其他男人一样,都不太懂敬七娘妈的事宜,但是他很有眼力见地询问苏月娘应该要如何处理食材,并一力承担了下来。
许东山空出手去准备敬七娘妈的贡品,旁的吃食便稍微耽搁了下来,好在今日大家都在忙着敬七娘妈,上门吃饭的人并不怎么多。
宽宽松松地忙到中午,红姑备好了糖粿后,便急急忙忙地拉上阿生,准备回家敬七娘妈和床母了。
“许大哥,你招待一下客人,我去敬七娘妈。”
许东山应了一声,便走到堂屋去接替苏月娘的事情。
上门的客人没那么多,许东山也就干坐在堂屋里,他看着苏月娘走来又走去,忙得不行。
毕竟是在自己家里敬七娘妈,许东山还是决定参与一下。
反正也没什么客人,许东山干脆随着苏月娘回到后屋。
苏月娘抱着装满各色各样小物件的小竹筐回过身,瞥见站在房巷口的许东山。
“怎么不在前面待着?”苏月娘将筐子放在一旁,取出一团红线,将筐子里的小物件捆在一起。
许东山走上前去,跟着苏月娘一起捆东西。
“前面也没什么人,就过来帮忙。”
两人一起捆好了扎花、胭脂、香粉,苏月娘将丝线攥在一起交给许东山。
“许大哥你个高,你把这些东西甩到屋顶上去吧!”
许东山接住那把捆得无比结实的丝线,用手掂量了一下,而后卯足了劲儿,甩了两圈,往屋顶上一抛,那把梳妆物牢牢地搭在了屋顶上。
“还有这个,这个是用来犒劳搭桥喜鹊的!”苏月娘另将几包用红纸封好的糯米交给许东山。
好在许东山儿时也是丢沙包的个中好手,这一回也是极为顺利地将糯米抛上了屋顶。
“我去支桌子,你去厨房里把那几盘菜都端过来摆着!”
“好。”许东山随着苏月娘的命令行事。
没想到他只是去后屋一小会儿,就有好几个客人上门,坐在堂屋里等人出来。
许东山收钱上菜之后,便又自顾自地端着敬七娘妈的菜品去后屋帮忙了。
敬七娘妈的小供桌就摆在房巷外,见小供桌的桌脚下已经垫上了金纸,许东山便弯下腰,将醋肉、炸芋头、炸鸡卷、三牲、糖粿、咸饭、花生、龙眼放在供桌上。
苏月娘捏着一把紫色小花回来,给每盘菜品放上一小枝花,并清出一个角落摆上七双筷子、七只酒杯、几叠金纸和七娘妈像,最后点上三支香压在正中。
苏月娘闭上眼,双手合十,念叨了好一阵,许东山虽然不知道应该念点什么,但也有样学样地闭眼双手合十。
至于念点什么……
“七娘妈保佑我头家生意兴隆发大财……”
苏月娘听见许东山低声念叨着的话,不禁笑出了声。
“许大哥,七娘妈好像不管发财的事情……”
许东山睁开眼睛,面上流露着一丝尴尬,“啊?是吗?”
苏月娘笑得眉眼弯弯,“把七娘妈亭和七娘妈轿提去门口烧了,说不定七娘妈会看在这份上帮你把愿望转告给财神爷的。”(2)
许东山赶紧拎起靠在角落里的七娘妈亭和七娘妈轿去门口烧掉。
苏月娘一时间笑弯了腰。
厨子都这么虔诚了,她这个头家必然是会老天保佑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