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川悟了,让梅寒带孩子等着,他提了一篮子八角到许大夫跟前,“许大夫要买八角?那我算你便宜点。瞧我们这品相,很不错滴!”
许大夫抓了几把看了看,再闻一闻,“是不错。”
说完看见沈川那好像缺心眼又好像浑身上下长满心眼子的嘚瑟样儿,又不爽了,胡子一抖一抖地说:“但我这儿也给不了高价,五十五文一两,你卖不卖?卖的话我就……”
“卖!”
许大夫话没说完,沈川就狠狠点头,干脆得让他怀疑自己价开高了,可他们医馆历年冬天都是这个价收的八角啊。于是将这种古怪归咎于沈川缺心眼、不识货。
这个价可比梅寒之前估的还高了五文,梅寒以前是北方人,而八角多生在温暖的南方,沈川本以为八角卖到北方会更贵,这才一两叫到五十文的高价,南方卖不到这个价。
没想到许大夫开口就比预估价高了。倒叫人有些想不通了。
不管了,梅寒也是听说来的,说不定人家说的是一两八角卖五百文,传来传去就变成了一斤五百文,一两五十文,也不是没这个可能不是?
再说许大夫这古怪脾气,说不得沈川一讨价还价,他索性就不买了。五十五文一两兴许比府城市价低了,但许大夫看着像个好大夫,沈川就当做好事了。
最后许大夫的医馆买了一篮子八角,称下来有八斤多一两,赚了四两并四百五十五文。沈川还想如法炮制抹个零,想拉进拉进关系,没来得及实施就被一脸心梗的许大夫赶出去了。
“来一趟医馆没花钱,还倒赚了二两多银子。”沈川美滋滋地朝梅寒掂了掂连银子带荷包扔来的钱,“以前怎么没发现我财运这么好呢?”
梅寒笑了一下,“这是你应得的。”毕竟又是猎野猪又是满山跑的,他出了这么多力。
“对,我应得的!”沈川开心地揽了下梅寒肩膀,察觉他僵硬了一下,蓦地想起这是哥儿不能勾肩搭背,忙不着痕迹放开了。又忍不住感叹:“果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瞧他都挣了多少钱了!
沈川拖家带口地回到跟孔方金分开的地方,孔方金已经在那儿等了一会儿了。
“大哥怎么样?小孩儿没毛病吧?”孔方金先关心了一句。
沈川回他:“没什么大问题,喝几服药就好了。”
转而又问:“你卖得怎么样?八角大概是个什么价?”
孔方金便把空篮子往前一提,就等着沈川问了,高兴道:“好卖!”
他先是提着篮子市集上叫卖,从一百文一两开始喊价,不出意外被人骂了几句想银子想疯了,他就稍微降几文价,再卖不出去,就再降。
等价格降到六十到七十文,就没再挨骂了,甚至还有几个穿着富裕的买了几两。但还是不好卖。
然后他换了条街,把价格定在六十五文,陆陆续续也有不少人来买,大半人都要讲讲价,最后成交价就在六十到六十五文之间。
“中途还有个像是酒楼采买管事的汉子来问价,听我说八角还有几篮子,就想五十文全包圆了,我没答应。”
说到这里,孔方金满脸的义愤填膺,“这他大爷的也太黑了!张口就砍十文,怎么的他是我家亲戚啊?就是我亲兄弟来了我都得明算账呢!”
沈川梅寒对视一眼,那看来许大夫给的价钱很公道了,毕竟不是散卖。
但听到二人五十五文贱卖了一篮子八角,孔方金还是心疼不已,苦着脸说:“大哥,要不剩下的都散卖吧?这还有二三十斤呢,散卖起码多挣一两银子呢!”
“一两银子啊,这得卖多少斤猪肉才能赚回来!”
孔方金说得夸张,但沈川心里算了算,确实损失不少钱,也舍不得,更何况邵元和柱子来回山寨还需要两个多时辰,他们还有得等。
沈川就做了决定:“还剩下三篮八角,我们先散卖,卖出去多少算多少。下午邵元和柱子拉着猪头过来,等卖了猪头,要是天不早了就找医馆酒楼问问价。”
“我现在就去卖!”孔方金自是无有不应,提了两篮子八角就想继续奋斗去。
沈川连忙拽住人,“先吃饭。”
眼下正是吃晌午饭的时候。
“我待会儿花一文钱买个包子对付对付就行了!”孔方金着急赚钱,但沈川不让他走他就拧不过,被强行拉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