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叟,吃饭了!”挑完水后,江桥把简单的饭菜捧进茅草屋里。
小屋里漆黑一片,不过这似乎对那个老人没什么影响,他端坐桌前。江桥又窸窸窣窣地,掏出烛火点燃了,才坐在朴素的木桌面前。
在开始吃饭之前,江桥又摸了一下哑叟的手,牵着他让他摸到眼前的碗碟,他才开始吃饭。
江桥又自言自语地说:“不好意思,哑叟!我今天回来晚了,我们今天吃,豆腐,青菜……”
饭菜很简单,油星都不多。修仙之人逐渐辟谷,但江桥还在炼气期,只有炼到筑基期,才开始不饮不食。因此江桥还需要吃饭。
但哑叟和江桥不同。仔细一看,发现他是一个又哑、又聋、又瞎的人。江桥小时候不会做饭,放了一大块盐块进去,他也照吃不误。只有手上的触觉,还留着一些。因此,他是一个近乎“五感缺失”之人。
可以说,江桥点灯,是为了自己,江桥说话,也是为了自己。因为在他面前的哑叟,听不见、看不到、说不出、尝不到,世界是一片黑暗。江桥面对着一个孤寂的世界,而就是这样的哑叟,把江桥抚养长大。
吃完了饭,江桥打水到院子里把碗筷洗了。哑叟自己拄着拐杖,回自己的小屋去。他们俩住在两间相隔不远的小屋里,一个在湖东头,一个在湖西头。江桥每日的工作,就是从湖里挑水,料理湖边的多处药田。有时候,江桥也帮附近诸峰干杂活,如挑水、捡柴、扫地之类。
后山非常安静,湖水和药田都在一处山坳里,只听见几处虫鸣之声。黑蓝的天空上缀着几点孤星。江桥吃过晚饭,就坐在院子里的一个石磨盘上,开始修炼。
一枚最简单的清微剑宗入门功法玉简《坐忘经》,放在盘腿而坐的江桥面前。江桥输入一点神念,几行字便出现在空中:
“……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①……”
“与道冥一,万,万虑……后面又是什么来着……”
简单一句话,江桥反复念了十几遍,才勉强记住。他摇摇头,告诉自己,不能心急。于是他闭上眼睛,开始感受天地灵气,缓缓吸收空气中散落的那一点点灵力,进入他的身体。点点灵力,如星芒一般,经过那堵塞狭窄,又充满杂质的经脉,如泥牛入海,修补不了一点裂隙。况且他的仙骨明显扭曲,像长满了瘤子的歪脖子树,和别人如玉石般光洁干净的仙骨一比,就是仙女和嫫母的差别。因此灵气运转一周下来,最终落到丹田里的,只有如牛毛一丝。
不知天长日久,才能填满那大海一般的丹田。
但江桥却不觉得难过,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自小修炼就是这样。别人只需要做一遍的事情,他需要做十几遍,那他就多花一些时间而已。
打坐入定,江桥竟就这样在石磨盘上坐了一夜,连什么时候睡着都不知道。他醒来时,已经是一身的露水。看天边露出鱼肚白,江桥连忙跳下石磨盘,匆匆打了一瓢清水打理自己,重新束好了发带。
这时,昨日玉屑强行塞给江桥的一块玉简掉了出来。江桥想起今天还多了件差事,要去给寒冰洞里的客人更换灵石和丹药,更忙了。而他还没跟哑叟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