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小子啊?”旁边的工友打招呼道。
那汉子点头:“我家老幺,皮得很。”
工友叹口气道:“皮实好啊,我家那个就是身体太差了,路上才没熬过来。”
“节哀。”汉子有些无措。
工友扯了扯嘴角:“没事,都过去了。”
沉默片刻,汉子接着道:“现在日子有盼头了,以后和嫂子再多生几个。”
工友脸上多了丝期待:“是啊,多亏了凰女殿下。”
两人都是木讷性子,话不多,聊了片刻就接着默默干活,都是手脚麻利的人。
不远处传来别人的交谈声:“那土炕垒成没有?”
过来运泥的泥瓦匠道:“哪有这么快,且得等上个几天,天还没冷呢,着什么急。”
“天要冷起来,躲凰女殿下的仙界里就是了,不仅暖和还不用摸黑。”
“就是睡觉不踏实。”
“想什么呢,凰女大人的仙界是咱想进进想出出的,还嫌弃上了你。”
“我哪有嫌弃,老哥你可别乱说,我就顺着提这么一嘴。”
“哈哈,老沟又唬年轻人呢,小心人气急揍你。”
“我这是给他们长教训,省得他们哪天说错话。不像你,净喜欢看热闹。”
“嘿,你个老家伙,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怎的?想动手啊?!”
“嘿,我个暴脾气。”
后勤主管何全安也在干活,看他们不像样子,忙喝止道:“行了,都吃饱了有力没处使是吧。吵吵就完了,别耽误功夫。”
两人也就斗斗嘴,哪能真动手,笑道:“还真别说,我最近力气变大不少了。”
“我也有点。”
“到底是仙水养人。”
“仙家东西,自是不同凡响。”
众人一边忙活,一边不时聊上几句,虽然辛苦,但也热闹、欢快。
生活有了期盼,辛劳便也如饴甘甜。
“开饭啦!”
不觉已日上中天,山上响起了“动人”的吆喝声。
众人忙完手头上的活,利索地向食堂走去。
“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过上一天吃三顿的日子。”一人感慨道。
“可不是,全赖凰女大人慈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话成了口头禅,不时念上几句。
看他们吃饭时的一脸满足,不知道的还以为吃的是什么山珍海味,实则不过是麦米、麸皮、野菜以及含有淀粉的草根炖煮出来的杂粮糊糊,连盐都没放多少。
骨头汤倒是管够,不过底料的份量也可想而知。唯一值得称道的,是由灵水熬煮的,回味带点甘甜。
寨子的缴获颇丰,但也不足以供众人一日三餐的挥霍,还是念在这些天都是强体力劳作,加之得弥补逃荒时的亏空,这才咬牙东拼西凑的。
然而只是这样,这样的粗糙的吃食,对于众人而言,已是难能可贵了。
第一天实行的时候,甚至有人吃着吃着,就哭了出来,感染了一大片。
他们竟是这般的容易满足!
可就是这么简朴的生存诉求,却总有人视而不见。
“头如鸡割复鸣,发如韭剪复生,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蓦然,几个半大孩童跑了进来,嘴里哼着悦耳的民谣,不时摇头晃脑,活泼可爱的动静一下吸引了正在吃饭的众人注意。
“娃儿们唱的什么?怪顺口的咧。”一人开口道。
汉子们都摇头不知。
“爹,好听不?”小泥猴原本跟在自家二哥后头,看见了他爹,顿时冲在了前头。
“好听,哪儿学来的?”
“凰女大人教的。”小泥猴回答得迫不及待,小脸满是骄傲:“凰女大人还说我唱得好听。”
他二哥哼道:“凰女大人说的是我们!大家!”
小泥猴不管:“凰女大人就是夸我了。”
小二哥还想反驳,被他爹制止道:“别老欺负你弟弟。”
小二哥瘪嘴:“爹偏心。”
“你弟弟还小,你做哥哥的自然得让着点。早上你扔下你弟自己玩,这账我还没跟你算呢。”
小二哥理亏,没再反驳,只是小嘴还撅着。
看他们父子三聊半天没说到点上,旁边有人着急道:“唱的什么,再唱一遍,刚才没听清。”
小泥猴立刻高兴地重复了一遍。
“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有人学着念了一遍又一遍:“说得可真好。”
“凰女大人为什么要教你们这个?”
小二哥回道:“我们在扮家家酒,大家都想当‘大人’,壮哥儿他们还差点打起来,然后凰女大人就教我们唱这个。”
小泥猴插嘴:“还说让我们挺直腰杆做人!”
继而问道:“爹,什么叫挺直腰杆啊?我腰杆不一直是直的吗?”
老父亲给他擦了擦脸上的泥印,道:“对,是直的,以后也会是直的。”
小泥猴听得懵懂,却不妨碍他感受话里的情绪,于是笑着点头肯定。
就这般,平淡地,怀揣了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