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身死的大妖共十八只,其中十只都死在神魔之战后的天雷劫中,有人目睹。另外八只是近五百年里才死的,有六只都死于他之剑下,都是四千年前侥幸逃过天雷劫,却又心思不正,为非作歹,祸乱苍生,因此惹上了仙盟,自取灭亡。
这八只大妖都是仙盟确认身死的,绝不可能有后代留存于世。
被抓的大妖有十一只,都是四千年前因天雷劫身受重伤而被前任仙盟抓到的,除修蛇、九婴、肥遗、孽龙、巴蛇、彘外,还有金蟾、千面狸。
肥遗、巴蛇、彘已确定身死。金蟾被巫衡入了巫毒。修蛇、千面狸也都为巫衡所有。九婴应跟着薄寂。孽龙跟着酆城。
看完,姜忘心想:这份名录里果然没有能与伏吟的来历对上的。
紧接着便是崔归的记忆。
宁和11年,诸境剑比结束之后,他与崔归受闻人戡所邀来到了宣国皇宫讲经说道,并在宫中小住了一段时间。
半个月后,他二人正要返回昆仑岛之际,仙盟突然传来消息,言玄洲岛上,苍国与白月国之间竟突然爆发了战争,白月国皇帝被苍国皇帝生擒,命悬一线,情况十分危急,请他立即前去处理。
苍国与白月国同处玄洲岛中部,国土相连,位置相近,地理环境却天差地别。
盖因玄洲岛灵脉自北向南延伸,坎位灵脉最为宽广浓郁,越往离位则越狭窄浅淡。
白月国都城刚好处在主灵脉之上,苍国则截然相反,不仅与灵脉无缘,神魔之战时其国土之上还曾有大妖陨落。
剧毒的妖血与尸骸血肉玷污了苍国地气,化为了连绵不散的瘴毒。上古以来,苍国国民都受这股瘴毒影响,皮肤青黑,面目狰狞,流黑紫色血,身上带毒,饱受病痛折磨。
那时他还未在不周大陆与海外六岛上设下均灵阵与控灵阵,是故世间各地灵气差距极大。主灵脉上灵气最为精纯浓郁,越往旁边走就越稀疏淡薄。灵气浅淡并非最差的情况,最差的便是如苍国这般,受上古遗祸影响,世代活在苦痛之中,恶性循环,无力改变。
苍国环境恶劣至极,虽与巫山相同,都是毒山恶水,遍布蛇虺魍魉,蛊毒瘴疬,但巫山本身便是灵山,自坐灵脉,灵气充沛,毒药与解药相伴相生。苍国却截然相反。玄洲岛的支灵脉刚好绕开了苍国,致使苍山的蛊毒瘴疬无解,苍国人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族民越来越少,看着国家一点点消亡,直至覆灭。
苍国与白月国以一条宽阔无边的大河为边界。此河名为太极河,盖因接近苍国的那边纯黑一片,接近白月国的那边却澄澈无比,皎洁如银月。
这种瘴毒,对苍国人民而言好似附骨之疽般的诅咒,只生在苍国之上,无法传染给别的国家。
千年来,苍国也不断寻求着解决之法。最优之解便是打通苍国地下灵脉,从主灵脉上引一条支灵脉流入苍山。
离苍国最近的主灵脉就位于白月国境内,苍国曾多次请求过白月国助他们一臂之力。
但此事于白月国全无好处,甚至极有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坏处。白月国自然不肯答应。
苍国人民虽世代受瘴毒影响,但苍国的瘴毒却并不难解。苍国之人没有修为,毒素又对白月国人民无用。照常理说,苍国根本无力对白月国发动战争,更不可能生擒白月国皇帝。
但事情就是发生了。
在崔归的记忆里,他与崔归先去了白月国,从白月国太子口中了解到了事情的始末。
战争是苍国挑起的,爆发得十分突然,且毫无预兆。短短三个时辰,苍国军队便以摧枯拉巧之势攻占了白月国都城,不仅生擒了白月国皇帝,还逼的白月国皇室连退十城不止。
据白月国太子所言,苍国瘴毒原本可以被修士的护身灵气所隔绝屏蔽,就算不慎被瘴毒侵入身体,也只会污染经脉,极好净化与排出,不会伤及肺腑,甚至神魂。
但是这一次,苍国的瘴毒竟突然变异了。
不再同从前那般轻微温和,而是变得极其凶猛激烈。
子时三刻,当黑压压的毒风自太极河吹来之时,白月国守城的将士本来并未放在心上。
毕竟隆冬时节,常刮西北风,从前也有过这种情况。
习以为常地凝出灵力护住身体,可当瘴毒接触身体时,一贯有用的保护术法却突然失去了作用,身体好似火焚,灼热尖锐的痛意由外及里,迅速席卷全身。
苦痛难当,惨叫连连,白月国将士连清醒的神智都维持不住,根本无法抵御外敌。
就这样,白月国兵败如山倒,步步沦陷,一半的城池都被苍国攻占。
此瘴毒诡异至极。中毒之人表现出来的病症千奇百怪,不尽相同。
程度轻些的,身形完整,只会感到轻微的疼痛。程度重些的,浑身皮开肉绽,惊惶恐惧,神智疯癫。
父亲生死不明。子民沉沦苦海。故土难回。剩余的国土还被瘴毒笼罩,苦厄不休,满目疮痍。
白月国太子悲痛万分,见到他后,泣血涟如,跪拜不止,请求他与崔归一定要为白月国做主,救回白月国皇帝,治好饱受瘴毒折磨的百姓,驱散笼罩着白月国的毒雾,并让苍国血债血偿,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