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南风锦色凉如玉 > 第10章 幕后之人

第10章 幕后之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尚衣局匠人出事前数日,曾私下收受大笔银两,来源隐晦,唯有一封账簿残页可证。大理寺以此为引,彻查来往账册,发现一批银两经由外臣周转,最终指向了端王府。”

证据如此顺畅,甚至每一步都恰好指向端王。

她并非为端王辩解,而是这条线索未免过于干净利落,甚至比她设想的所有可能性都要顺理成章。这不像是真正的幕后之手,反倒像是有人在引导调查走向某个特定的方向。

她缓缓抬眸,目光从墨行渝与邓冉之间掠过,沉吟片刻,忽而轻笑一声:“端王素来谨慎,若真有谋,岂会在金银流向上留下如此明显的痕迹?”

墨行渝眸色微动,意味不明地看了她一眼,未置可否。

而邓冉则神色如常,语气依旧沉稳:“端王府并未直接出资,而是经由外臣转手多次。若说有刻意布置,也只能说明,此人行事并非毫无顾忌,但终究还是留下了破绽。”

“但此破绽,实在太明显了。”陆凌凰轻声道。

邓冉沉默片刻,抬眸望向她,眸光深邃如渊,开口道:“陆编修之意……”

墨行渝静静听着两人的言辞交锋,眸光闪动,打断了邓冉的话,道:“不管幕后究竟何人,眼下端王已被牵涉其中,陛下仍在权衡此事,请陆编修前来,便是要你拟诏。”

陆凌凰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眸色微冷,心思百转千回,思虑是否要推脱。事关皇亲国戚,自己也不过是个刚入翰林短短几日的小编修,是否真能当此大任?

“墨侍郎,下官初入翰林,对大裕诏制不如其他同僚熟稔,下官恳请侍郎另寻他人。”

“陆编修,你既入翰林,便该知晓,翰林院的笔,向来不只是修史记文,”墨行渝语调淡然,目光却沉沉压来,似一柄无形的利刃,锋芒逼人:“此案涉及皇亲国戚,朝堂之上众说纷纭,需有一纸公文定分寸。”

她思忖片刻,缓缓抬眸,看向墨行渝,未曾立刻应下,而是轻声问道:“既要定公文,那陛下的意思是?”

她话音平静,却带着一丝试探。

墨行渝目光微闪,意味不明地看着她,片刻后,才缓缓道:“陛下尚在权衡,公文不必定罪,但需有伏笔。”

陆凌凰微微眯起眼眸,心下了然。

这是要给端王府留一线生机,同时也留下后续翻案或进一步追究的可能。

如此一来,既能安抚朝堂议论,又能让端王府在这局势中进退维艰。

议事散后,陆凌凰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缓步上前,对着墨行渝微微一揖,语调平稳:“墨侍郎,方才议事之中,您言公文需存伏笔,然此案牵涉甚广,笔锋稍误,皆可能引朝堂动荡。还请侍郎明示,究竟该如何书写?”

墨行渝闻言淡淡一笑,视线在她身上停留片刻,随即端起桌案上的茶盏,低头浅尝一口,才慢悠悠道:“此事陛下尚未定夺,端王府正竭力自证清白,若此刻落笔太重,便有逼迫之意。若落笔太轻,又难以镇住朝堂舆论。此文,需写得不轻不重,既能让端王难以全身而退,又不至于直接触及宗亲底线。”

他语气从容,但言辞之间,却已然点明了这篇诏文的真正作用是为了牵制端王。

陆凌凰垂眸,思忖片刻,随即轻声应道:“墨侍郎的意思是,从‘秋狝安防’入手,先书皇家围猎制度之严谨,循例书写往年之安防,暗示今年之疏漏实为异常,而非意外。随后,引出猛兽脱困一事,点出‘有人蓄意放兽’的可能。至于涉案之人,不明言,亦不定罪,只写‘大理寺秉公追查,所涉牵连尚在甄别’。”

她的语调平稳,字字如锋,显然已在瞬息之间领会了此文的要义。

墨行渝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你果然聪明。”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外,还需在文中提及‘安防之事,关乎圣安,御前各司皆责无旁贷’,如此一来,尚衣局、少府监等各司,亦皆被牵连其中,端王府便不会显得过于突出。”

陆凌凰心中微动,已然明白他的意思。

这篇诏文,表面上只是在平铺秋狝之事,实则步步埋伏,将所有相关机构都牵涉其中,既弱化端王,又让整件事更加扑朔迷离。如此一来,无论朝堂如何议论,端王府都无法彻底抽身,甚至需费尽心思自证清白,而陛下,也能借此牵制端王,同时试探各派的态度。

真是一步精妙的棋,温水煮青蛙,让人进不得,也退不得。

陆凌凰心下已然有了章程,敛眸沉思片刻,随即轻声道:“下官明白了。”

墨行渝微微颔首,看着她的目光深沉了几分,意味深长道:“这可是个在陛下面前露脸的机会,就看你是否能抓住了。”

陆凌凰抬眸,与他对视片刻,旋即笑着行礼道:“多谢墨侍郎提点。”

她转身离去,步履平稳,从容如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