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饼!皮薄馅多,买一送一!!”
“新鲜出炉的豆腐、豆腐脑!”
“哎!晁老板,里边请里边请,今儿个有仲先生坐台讲书,您最爱听的《秦十七智取九浑关》,赶上逢七,我再送您两坛好酒!”
“有劳有劳!我去二楼,老地方。”
“晁老板,”掌柜的把她拉到一边,压低声音,悄悄指了指楼上:“今天还有贵客到访,点名要找您谈生意,我安排在玄字二号了。”
晁袈山凑近了问:“几位?”
老板伸出两个指头。
晁袈山点点头,又问:“都有什么特点?”
晁袈山是个牙婆,在官府挂了牌的,房屋、田产、牲畜都有经营,这是公开的,私底下,她和道门也有往来。
做生意做得久了,认识的人也就杂了,甭管是一百零八行还是三百六十道,几乎没有她没接触过的。
因此,只要稍稍透出一点底来,凭她的七窍玲珑心,很快就能判断对方大概的身份。
“两个姑娘,一大一小,大的二十出头,小的刚到这儿,十来岁的样子。”老板五指平放在自己胸口处比了比。
“要说这二位的气质风度,可真是鹤立鸡群,往这儿一站,别提有多打眼了,只穿了湖绿绸衫,也没多余的首饰,出手那叫一个大方。”掌柜的顿了顿,左右观望了一眼,用只有她们二人能听到的声音问:“您说,她俩是不是修仙的呀!”
八成是,晁袈山想。
凭她识人的经验,豪贵之家的气质多靠金银堆砌,以彰显自己不同常人的地位,往往在外貌上的追求也很高,又要显出气质,还能让人忽略容貌或者说故意遮掩容貌的,非道门人士莫属。
几十年来,她接触过的修士很多了,她很清楚,这些修士青春又长,驻颜又有术,那容貌可不是凡人能比的。
只是,凡人的眼睛能记住修士的长相,却分辨不出她们的美丑,往往只能留下一个气质颇佳的印象,也算是减少了很多麻烦。
不过,鹿心镇在太郊三门脚下,位置得天独厚,混行其中的修士也多,要分辨出具体是哪一门的就不容易了。
晁袈山也不去细想,反正等上了楼,一见面,不就什么都清楚了吗?
此刻她心里有些乱跳,直觉一定有笔大买卖在等着自己。
掌柜的也是个老江湖,看她这幅笑眯眯的样子,就知道楼上那两位一定是贵客,于是她本着结交的心思,从袖子里摸出一枚金叶,按进晁袈山的掌心:“晁老板,托您老的福,今儿也让我长长脸,”她双手握住晁袈山:“这枚金叶是那小仙长留下的,借您的手帮我还一还,也请晁老板多替小店美言几句,往后来玩,优惠是少不了的。”
晁袈山感觉很有面,口里说着:“您太客气了。”一边把金叶收下了,在客栈老板的恭请下,迈上了楼。
“笃笃笃”三声响,玄字二号门开了,晁袈山赶忙弯下了腰,双手叠在腹前,一派恭敬的模样。
宗漫抬眼和她的视线接触,往里一望:“进来吧。”
“哦,好。”晁袈山提起袍角,跨了进去。
看见对方的第一眼,她就确定了,此人气息沉稳,容色清正,绝非凡胎,一定是修道之士。
印证了猜想,晁袈山心里更有底了。
玄字二号是她在本店常年定下的包间,吃茶看戏宴客都很方便,晁袈山有几样子爱好,往来的人又很多,对这里的布局自然相当熟悉。
一进门,就是十分开阔的外间,左手边是宴客用的八仙桌,墙上古董、字画也一样不少,而往右边走,过一道竹帘,就是相对隐秘的内间,供私密谈话之用。
那小仙长把自己往竹帘里面引,看来要谈的事还不能公开。
晁袈山对里面那人更加好奇了。
一路静悄悄,进了内室,晁袈山就看见对面竹席上坐着一个年轻女孩,果然一身青绿,腰身笔挺,风度翩翩。
她赶忙上前鞠了一躬:“在下晁袈山,不知仙长驾临小处,有何吩咐?”
那人在她鞠躬的一刻就已经抬起头来,看见她这样拘谨,心里有些好笑:“袈山,你看看我是谁呢。”
晁袈山被她这亲密的口吻吓了一跳,定睛一看,乖乖!这不是阿宋姐姐!
“宋……宋姐姐,你怎么……”
“来!坐,坐,别站着说话。”宋今人往下按着手,又对宗漫说:“漫儿,你去楼下等一等鹊心,我和这位晁老板有些话要谈。”
宗漫很恭敬地应了一声“是”,掀帘出门,晁袈山却为宋今人的那一声“晁老板”喊出点不好意思来。
“宋姐姐,我没想到是你啊。”她喊了这声宋姐姐,忽然停住,心想:难怪,宋姐姐是修士,几十年过去了还和初见时没什么两样,自己却已经老了,再喊人家姐姐,是不是有些为老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