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大漠风云 > 第66章 高官皇帝着衣裳,端端正正坐殿堂

第66章 高官皇帝着衣裳,端端正正坐殿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没有人管吗?宝瓶知道大明宫里那对夫妻被天下人注视着,每一言每一行都有人记下来,集成一本书叫起居注。要是有一个人连我拉屎放屁都记下来,宝瓶打了个寒颤,太可怕了。

师傅没有多说,他指着下面几根积木说:“你看这些就是国之重臣,他们受皇帝领导,又领导着下面的人。”

宝瓶看着第二层几根积木说道:“他们就和总捕头大人一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师傅盯着她看了许久,宝瓶一直看不懂师傅的眼神,师傅指着最下面一层说道:“宝瓶啊,你说这最下面一层是谁呢?”

当时还有其他人在跟前,不记得谁说:“这最下面一层是老百姓,是大正朝每一个黎民百姓,他们支撑起整个朝廷,百姓翻了,这皇帝也就做不下去了。”

那时候流民席卷京城并没有过去太久,几乎所有京城的人都记得流民是怎么呼啸着闯进皇宫,杀了里面的小皇帝。

师傅盯着这个塔型的架子没有说话,直到人群散尽了,宝瓶才问师傅这最后一层是谁?师傅说是女人。师傅说这些人都是女人生的,这些人都是女人养的,一个国家一个朝廷只有给女人空间,让女人活下去才有未来。

宝瓶盯着上面层层叠叠的积木说道:“可是师傅,女人身上的压力压太大了,你看快要被压断了。”

师傅拿来一根积木竖着支撑在最下面说道:“所以要给女人活命的空间。”宝瓶记得那一天师傅留下自己的功课是整理出大正朝开国以来的政令,对女人有什么作用。

宝瓶记得自己在书吏房待了整整一个月,最主要的就是养孤堂吧,虽然里面也有一些伤残的男婴,百分之九十都是女婴,完好的没有残缺的女婴,整个大正朝设立了近百个养孤堂,整个养孤堂先后收养了十多万女婴,整个大正朝才多少人,建国之初户薄登记也不过是两万万人,现在有四万万人了吧。

宝瓶在整理这些政令的时候,还发现了一项政令,就是大正建国的时候第一条政令就是不分男女,凡是小孩出生都登记在册,溺婴如同杀人一样处置,当时地方上监牢里人满为患,就是这些人修建了半个大正朝的官道。女婴不能溺死就弃养,正是这条政令造成大量女婴被遗弃,养孤堂一年之内收到了上万个女婴,那时候是怎么处置来着,弃养婴孩者,父罚役半年,那一年养孤堂又收到了上万女婴,这些罚役人员修建了大正朝另一半的官道。

宝瓶知道这个政策和女婴无关,可是这个政令切切实实救了很多女婴的命。因为这个政令,大正朝还颁下许多官媒证书,官媒是吏,只是这些官媒大多是女人,领着大正朝的俸禄,统计着大正朝的人口。官媒是女人最多的官职,遍布大正朝朝野,每一个村子都有一个固定的官媒。

宝瓶没有经历过前高,她觉得大正朝很好,她们这些从养孤堂出来的女婴,都能养活自己。这些女人成年后基本都成家了,有人嫁人,也有人招了夫婿。宝瓶顿住了,好像自从李达入赘了魏家庄,招赘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关于招赘,大正朝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守灶女”。

宝瓶记得这些女人要立女户的时候,皇后说:“就叫守灶女吧。既然要女人整天守着灶台,那么谁也不能把她们从这个家里赶出去。”从此大正朝独养女儿可以继承家业,可以当家做主。

像宝瓶这样从养孤堂出来的女孩有一半选择了大正皇帝的姓李作为自己的姓氏,还有一半选择了皇后娘娘的姓赵作为自己的姓氏。像宝瓶这样选择金作为自己姓氏的人很少,宝瓶就是喜欢金子,她最喜欢囤积金元。宝瓶想着这一次回去可以将积压了许久的月钱全部领回来,那是多少金元啊,想着金元,宝瓶嘴角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云珠也在沉思,她的部族更看重血脉,贵族永远是贵族,贵族没有儿子,女儿一样当首领,奴隶永远是奴隶,奴隶的子女永远是奴隶。云珠进入巡捕房是师傅推荐的,云珠来到京城之后才知道大正朝是没有奴隶的,大正朝有下人干活,但是那和奴隶不同,主人要为家里的下人缴很多税,并且下人的子女不再是下人。

云珠不明白周音娘为什么要造反,宝瓶和魏淑芬说的话她也不明白。在云珠的部族,奴隶是不会想要造反的,魏淑芬如果是贵族唯一的血脉,她就是女王。魏淑芬为什么不愿意呢?云珠想到自己,自己要是没有两个哥哥,她就是女和卓,云珠想我可不会拒绝女和卓的位置。云珠想到大哥至今只有一个女儿,也许她就要有一个侄女做女和卓了。云珠想她要写信告诉大哥,家里的奴隶好像要交税了,那么多奴隶,要不放一些出去吧。

欲知后续如何,且待下回分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